适应新时代 教育须与技术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曹方超

  

  人才和人力是国家最大的资源,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仅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保证,更加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前途与命运。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那么,具体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同时,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衍生,又将为教育事业带来哪些变与不变?

  在前不久举行的“eduTECH2017今日头条教育行业未来峰会”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国家督学张力表示,从总体上看,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教育的要求,可以分成三个层面:一是明确了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着办好人民满意的各级各类教育提出新要求新举措。三是重视教育系统自身实力和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能力。

  在张力看来,教育强国是远期目标,教育现代化是中期目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则是贯穿于近、中、远期的长期方针。“中国教育现代化,主要锁定于国家现代化目标,将比国家现代化更要超前部署和实施,需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基,也需要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支持,注重借鉴他国经验,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张力说。

  而要想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之一便是要适应时代的变革。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的任务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因此教育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变革而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变革。”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在会上如是说。

  他进一步指出,如今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世界,也在改变着教育。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型、互动性、全球性以及个性化。它改变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生态环境,改变着教育形态、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多个方面。这种变革是非常深刻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这种变化,迎接新的挑战。

  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看来,我们已经从“互联网+”时代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是全领域的跨界创新盛宴。未来将是人与人工智能相互协作的时代,教育应该实现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合作共存,人们可充分发挥机器与人类不同优势,让人类适应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

  在此背景下,如何使技术与教育有机结合成为了当前亟须探索的领域,在与会嘉宾看来,科技公司跟教育机构合作将是重要趋势,这样才是实现技术和数据的最优化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今日头条教育类资讯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教育类文章阅读总量超过107亿次,而作为互联网教育快速兴起的形式——教育类问答的阅读总量超过190亿次。

  同时,基于海量用户阅读行为产生的头条大数据,还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据今日头条营销中心总经理陈都烨介绍,从2016年到2017年,今日头条教育类商业合作客户量增加了263%,广告消耗量增加了260%。这样的增长得益于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今日头条通过推荐算法,挖掘更多人对更多知识的潜在需求。算法不仅能将用户与信息精准连接,同时还能将商业信息与需求用户高效连接。”陈都烨说。

  不过,虽然科技的进步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优化空间,但是教育的本质以及师生的情感交流仍是信息技术无法替代的根本。“无论世界怎么变,科技如何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从古至今一直都是‘立德树人’,这是不会改变的传统。”翟小宁说。

  此外,刘宝存还表示,学校与学生教师也不会消失。人是要靠人来培养的,是所有机器替代不了的。教育活动蕴藏着人的情感、人文精神,师生的情感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

  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也表示,技术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重复性工作,但在探讨这个问题时,需要区分教育和学习的区别,“学习可以靠自己,但教育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老师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可以激励鼓舞学生,这点是机器替代不了的。

  对此,新东方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还提醒,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于被教育者而言是巨大的福音,因为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更丰富的教育资料,但是对老师而言,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态度和知识的构成。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