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经济展望:人民币双向波动幅度或将超出“意外”

摘要
201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连续突破6.5、6.4和6.3的整数关口,仅1月份人民币兑美元实际升幅就高达2.5%,不仅是历年1月份的最大升幅,也是2005年汇改以来,最大的单月升幅。至今这种美国失衡主导下全球互补平衡格局依然有效,作为美国的对手方,最为成功的无疑就是“日本奇迹”和“中国制造”,所以作为先行者,日本的经验对于我们有重要的参考借鉴。

  201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连续突破6.5、6.4和6.3的整数关口,仅1月份人民币兑美元实际升幅就高达2.5%,不仅是历年1月份的最大升幅,也是2005年汇改以来,最大的单月升幅。仅就这一个数据,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2018年是“意外年”的概率不小。

  之所以说“意外”,主要基于两点:

  首先,从宏观基本面的变化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存在着一个经验规律,即每当中美经济增速差距扩大时,人民币均是升值的,反之人民币就是贬值的,其中2016年是例外,但这个例外从“主动贬值——刺激出口——经济筑底”的宏观逻辑上能够得到解释,所以当外贸恢复到本应有的水平时,对于汇率的临时性干预就逐渐弱化了,并且在2017年,还对前期的扭曲进行了适当的矫正。但2018年中美经济增速差距的扩大程度,是否可以解释近期人民币的强势呢?从目前对中美经济增速的预期而言,是不能的解释

  其次,自2016年12月中旬以来(特朗普于2016年11月9日胜选第45任美国总统),美元指数就从103开始持续回落,最低降至88附近,但是同期人民币也并未因此同步升值,即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远远不及美元指数的贬值幅度。由此从“人民币与美元关系的紧密程度”的角度,并不能完全解释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强势。

   【相关报道】

   俄专家:人民币需15年成为国际结算主要货币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 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人民币需要10年至15年的时间,作为国际结算主要货币排挤美元和欧元的地位。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早些时候发布报告称,2017年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达到1.6%。

  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人民币全球交易使用量排名较低的原因是,大众还没有习惯使用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易货币。

  他说:“暂时所有人都习惯使用美元和欧元。东方习惯用美元,欧洲是欧元。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经贸关系的扩大,人民币将找到自己的位置。起码在东南亚地区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人民币已经找到位置。”

  他表示,中国人民币需要至少10年时间,才能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名列前茅。

  他说:“我认为,需要等10年至15年时间,人民币才能在国际支付中达到一个较大的比例。为此,人民币应当从美元和欧元那里夺取份额。中国将逐步占领东南亚和非洲的金融市场。但在拉美国家,人民币的作为有限,因为那里是美元的世袭领地。”

  SWIFT发布的报告还指出,人民币在俄罗斯的使用率达到0.12%。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俄商业界应更积极使用人民币。

  他说:“俄商业还没有使用人民币,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个负面的情况。我们谈到,中国是我们的伙伴和盟友,但我们通过美元在交易,这使我们都受损失。我们应当和中国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我们拥有共同的边界和一系列合作项目。”

  奥斯特洛夫斯基还表示,俄中双边贸易增长能够使人民币支付的占比上升。

  俄中2017年贸易额同比增长20.8%,达到840亿美元。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相应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5种货币,人民币在其中的权重为10.92%,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权重分别为41.73%、30.93%、8.33%和8.09%。

关键词阅读:波动幅度 人民币兑美元 经济增速 经济展望 经常账

责任编辑:张振江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