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美国运交锋:寻找“中美贸易战”破局良方

  来源:海清FICC频道

  北京时间2018年3月23日凌晨,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这标志着,“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

  一、“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前,那些被忽视的先兆

  此次“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但事实上,早在2017年底以来,特朗普已经在各个领域频繁出手,针对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但却被市场普遍忽视。

  1、2017年12月17日,特朗普政府公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此份报告定义中国和俄国为“修正主义”国家,视中国和俄国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且将着重在经贸、投资等问题上加强对美国经济利益的保护力度。

  2、2018年1月30日,特朗普发布上任后首份国情咨文,该文明确称中国和俄国为挑战美国“利益、经济和价值观的对手”。

  3、2018年3月8日,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全面征税,3月22日宣布对欧洲、澳大利亚、 韩国、阿根廷和巴西在内的盟友的钢铁和铝关税进行豁免,除中国外大部分国家均被豁免。

  4、2018年3月13日,特朗普解聘国务卿蒂勒森,并提议中情局局长蓬佩奥为新一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是对中国的强硬派人物。

  5、2018年3月16日,特朗普签署“与台湾交往法案”,该法案旨在为美台高层互访解禁,该法案直指中国核心利益——台湾问题。

  上述事件并非孤立事件,将其结合起来看,很明显特朗普在早有预谋的做一件事,这件事的核心就是——针对中国。放在“中美国运交锋”的大背景下就不难理解,此次“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只是美国全面针对中国的措施之一。

  二、从“朝鲜问题”,看特朗普在做什么“美梦”

  海清FICC频道认为,特朗普发动“中美贸易战”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针对中国 “中国制造2025”,阻止中国挑战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主要依据是,此次特朗普签署法案,针对的特定商品是航空、信息与通信技术、机械领域,起诉中国“强制性技术转让”(即所谓强迫外国投资者必须向中国转让技术),限制中国收购美国敏感技术,这些毫无疑问针对的就是中国高端制造业。

  2、针对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此次美国对中国征税规模高达500-600亿美元,约占每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的10%,已经不再是小打小闹,更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特朗普之所以如此在意贸易逆差,是因为每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而美国对中国出口仅为1300亿美元,美国人民和企业自己不争气,特朗普要强出头。

  3、希望中国成为“现代殖民地”,即希望中国成为美国的产品倾销地、劳动力密集产品出口国。特朗普对中国各种贸易品的态度非常清晰:(1)对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持开放态度,(2)要求中国扩大对美国的农产品等的进口,(3)限制美国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对中国出口,(4)全方位限制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特朗普此次“中美贸易战”,在“朝鲜问题”上已经进行过预演。(1)2017年11月12日,3艘美国核动力航母当日进入朝鲜半岛东部海域参与韩美联合军演,这是继2007年关岛演习后,美军再次以3个航母战斗群规模的兵力集结亚太地区。(2)2018年2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朝鲜实施“史上最重”制裁,美国财政部随后宣布针对56个涉朝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以切断朝鲜核项目的资金源。(3)2018年3月6日,金正恩表示愿就放弃核武器与美国展开谈判,并会在谈判期间暂停所有的核试验及导弹试验,3月9日,特朗普表示将于5月会见金正恩,以实现朝鲜半岛的永久无核化。

  特朗普在朝鲜问题采取了强硬态度,并最终成功迫使朝鲜完全接受了美国的意志,践行了其“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商战理念。

  经此一役,特朗普开始“膨胀”,一扫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在美国政界头上的阴霾,特朗普幻想中国也会想朝鲜一样屈服,悍然发动包括“中美贸易战”在内的全面政治、经济战争。

  这是尼克松访华之后,美国对中国态度的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标志着“中美国运交锋”进入全面战略对抗阶段。在“中美贸易战”之后,“汇率战”等进一步扩大化均存在可能,中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三、第三次“中美国运交锋”,“中美贸易战”具有历史必然性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这是中美国运第三次交锋,此次贸易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次“中美国运交锋”是毛泽东时代,核心是争取中国应有的国际政治地位,这一时期与美国激烈冲突,最终中国取得胜利。主要包括1950年“抗美援朝”,1955年参与“越南战争”,1960-1970年“两弹一星”成功研制,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广泛邦交,在美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下,最终于1971年恢复中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美国不得不接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的现实。中国在国际政治地位终于得到美国认可,这为1980年代“中美蜜月期”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中美国运交锋”是邓小平时代及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核心是韬光养晦,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时期中国与美国产业链互补,并未触及美国核心利益,因此美国在这一时期并未对中国造成实质性阻碍。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1992年南巡讲话,2001年中国加入WTO,主要经济政策核心是(1)城镇化,(2)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在国际政治外交上采取守势,避免与美国正面冲突,成功实现中国经济腾飞,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三次“中美国运交锋”是“新时代”,中国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必须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全球产业链中将处于顶端位置,这必然与美国特朗普的“重振制造业”产生激烈冲突,这是此轮“中美国运交锋”的关键,因此以阻挠中国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中美贸易战”具有历史必然性。

  四、从“毛泽东思想”寻找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启示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解放和建国后的宝贵成功经验,对于当前“中美贸易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美国没有特朗普表现的那样强大。美国对于中国的依赖度非常高,美国公民需要的各种日常必需品、电子产品加工、化工原材料等都非常依赖中国,大量美国企业在中国经营,而中国则经济体系相对完整,对美国依赖度低,若中美贸易战进入白热化,美国必将成为最先扛不住的一方。

  2、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保持战略定力,要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思想准备。站在中美国运第三次交锋的历史背景去理解“中美贸易战”,会发现只有经历血雨腥风之后,中国才能取得胜利,屈服于美国只能导致中国利益的永久性损失。“中美贸易战”并非特朗普心血来潮,而是看到了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对美国利益的威胁,所发动的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经济战争。中国若想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必然挑战美国为核心的现有高端制造业产业链秩序,其历史意义类似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必须经历“血雨腥风”才能取得胜利。

  3、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理,美国悍然挑衅中国,中国必须给予强硬回应;有利,只有与美国坚决斗争,才能维护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节,在与美国斗争中应注意遵循国际规则,避免主动将斗争扩大化,并在能够确保中国利益的前提下与美国结束斗争。

  4、采取广泛的全球化“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多边贸易原则。在美国贸易保护、孤立主义大行其道之时,中国应当加强与欧盟、日本等依然信奉全球化的发达国家的合作,同时加快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密切合作,形成全球化的“统一战线”,共同应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5、“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中国人民和市场不应自乱阵脚。中美贸易战开打,不仅仅是外交问题,更重要的是练好内功。中国人民不应自乱阵脚,而应稳住局面,更加积极的发展国内经济,维护资本市场的基本稳定,走好中国自己的路。经过这一场洗礼,中国人民和市场将更加成熟,这也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重要条件。

  海清FICC频道认为,在第三次“中美国运交锋”的历史背景下,“中美贸易战”的核心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美国重振制造业”产生了根本性的冲突,中国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必将面临美国的重重阻挠,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有必要重温“毛泽东思想”的宝贵成功经验,打好、打赢“新时代”这一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仗。

  邓海清,“海清FICC频道”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人民大学客座教授;陈曦,“海清FICC”大资管频道研究员

关键词阅读:中美国运交锋 贸易战

责任编辑:赵路 RF1315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