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重点监管重组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问题

摘要
2017年,深交所共发出重组问询函246份,持续重点聚焦重组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问题。同时,深交所也发现,2015年至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金额占资产减值损失的比例分别为4.38%、5.21%和12.52%,占比逐年提升,且2017年资产减值损失金额比2016年增长近40%。

  近期,深交所对资产减值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大,上市公司商誉大额减值也备受市场关注。请介绍一下对商誉等资产减值监管的相关考虑和基本情况。

  答:商誉一般来源于企业并购。标的资产评估溢价高,有收购轻资产业务的原因,有客观上考虑了不可辨认但对持续经营有重要影响的无形资产的原因,也有主观上倾向于选取乐观的评估参数的原因。商誉中如果含有的“水分”较多,商誉减值就成为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爆雷”大户。

  2016年以来,中国证监会不断完善重组监管规则,持续规范并购重组市场发展。2017年,深交所共发出重组问询函246份,持续重点聚焦重组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问题。同时,深交所也发现,2015年至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金额占资产减值损失的比例分别为4.38%、5.21%和12.52%,占比逐年提升,且2017年资产减值损失金额比2016年增长近40%。深交所一直高度关注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议程序、信息披露等情况,并在年报事后审查中对资产减值事项严肃问询、合理分析,坚决遏制利润操纵之风。

  近年来,在重组业绩承诺履行方面还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也导致商誉出现大额减值。重组交易对手方拒不履行业绩补偿承诺并提请诉讼或仲裁要求免除其补偿义务,该类行为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侵害市场公平、公正,深交所坚决从严监管,对相关当事人违反承诺行为作出纪律处分。对于上市公司无法有效控制并购标的,该类事项通常导致年审机构的审计范围受限,容易在年报披露时暴露问题,深交所将以年报监管为契机,对此类现象重点关注,及时采取措施。

关键词阅读:深交所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