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琪伟: 202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将达7万亿元

摘要
预计到2020年,我国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达10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9万亿元。

  金融界网站讯 2018年5月19日至20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和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协办的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办,论坛以“新时代金融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为主题,探讨中国金融的当下与未来。

  在“金融助力文化繁荣”的分论坛上,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发表“推动金融助力文化和旅游产业更好发展”的主旨演讲,他表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达10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9万亿元。

  以下是演讲全文:

  非常感谢五道口金融学院邀请我参加本次论坛。“金融助力文化繁荣”,这是一个非常广义的课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意义十分重大。

  中共中央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网友形象地说“诗和远方走在了一起”,网友的说法体现了他们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赞同和期待。这一重大决定将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相信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将会创造大量符合时代发展前进方向的新业态、新产品、新作品,也将创造全新的工作机制。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经过40年不懈努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国家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实现了巨大的进步。借今天论坛的平台,我想就“金融助力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谈一点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谨请指正。

  先与诸位分享几组数据: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8%;预计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占GDP比重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7年文化及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8732亿元,同比增长12.9%;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已达千亿元。

  调查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潜在市场规模约为4.7万亿元,实际文化消费规模约为1万亿元,在人均GDP同等水平下(2017年我国人均GDP为8836美元),我国文化消费规模仅为发达国家的1/3,这既是差距,但也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在互联网、跨界融合与科技创新成为时代趋势的背景下,互联网新媒体,包括新闻、短视频、音乐、文学、直播、动漫、游戏的分发平台,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也是金融投资关注的领域之一。

  ——原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测算,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50.01亿人次,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都达到1.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4万亿元,旅游业综合贡献8.77万亿元,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达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这些数据背后有着巨大的客流支撑,如2017年,民航旅客运输量5.5亿人次,铁路旅客发送量超过30亿人次,公路客运量145亿人次,水路客运量2.8亿人次。就旅游业而言,乡村旅游25亿人次,红色旅游11亿人次。

  预计到2020年,我国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达10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9万亿元。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旅游产业投资基金144支,总规模超过8000 亿元,全国旅游投资1.5万亿元,预计2018年旅游投资规模还将有所增长。乡村旅游、低空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正在成为投资的热门选项。

  从旅游产业发展来看,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和消费群体的日益成熟,游客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旅游体验和服务品质成为影响游客选择的重要因素,围绕这一趋势而爆发出来的创新应用也成为金融资本追逐的方向。特别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老龄化社会的到来、90后和00后游客群体的成长,未来5-10年,亲子体验、主题乐园、大型景区、健康休闲、时尚娱乐、文化演艺等还将快速发展。

  当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发展很快,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样存在短板。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旅游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如旅游产品供给不足、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区域和城乡旅游发展不平衡、旅游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不足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再发展,都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特别是金融机构具有整合资源和资本的平台优势,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一是金融可以为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竞争力提供资金支撑。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显示,旅游业与文化资源、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均有直接的转换和放大关系,旅游业发展好的国家,文化影响力普遍较强;文化资源转换率高的国家,旅游竞争力也相对较强。因此,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者的融合将产生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因此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金融行业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金融机构可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制定和细化符合旅游业经营规律的授信标准,改进和完善风险评价体系;根据旅游项目的风险和经营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对部分旅游企业申请的短期小额贷款,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简化审批手续,确保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获得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等。

  二是金融可以助力文化和旅游产业民族品牌打造。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经济全球化中重要的要素资源。一个产业兴盛的背后往往是一批民族品牌的强势崛起。我国文化和旅游品牌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和市场发展,是典型的文化和旅游大国、品牌弱国。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但却少有能与好莱坞电影相比的电影作品;旅行社2.79万个,但还没有真正能够与美国运通、德国途易、日本交通公社(JTB)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企业品牌;有景区景点3万多个,但还没有能够与迪斯尼、环球影城相媲美的产品品牌;有住宿业1.9万家(其中五星级824家),但还缺少能够像希尔顿、洲际那样具备全球布局能力的酒店品牌。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投入和创新的过程,文化旅游项目具有稀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明确和现金流稳定等特点,好的文化旅游产品一般都是较好的金融投资产品。金融行业可以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影视、旅游、艺术、演艺等领域提供稳定资金流。文化和旅游产业企业也可以专利权质押、著作权质押、商标权质押、资产抵押等形式获取金融资金支持。

  三是金融可以助力地方文化和旅游经济以及企业发展。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调结构、去产能的大背景下,文化和旅游产业是不少地方调整经济结构、不少企业调整投资结构的重要选项。金融行业可以通过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创新的商业模式,通过“商行+投行、融资+融智、引资+引流”等多种形式,为各地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发挥资本、信息集聚的平台优势,为有合作意向的文化和旅游企业牵线搭桥,从资金和资源两个方面全面助力文化和旅游经济以及相关企业发展。

  四是金融行业可以积极支持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目前,我国旅游市场虽然规模庞大,但旅游装备制造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薄弱,产品配套体系还不健全,比如我们还没有自主建造的海洋邮轮,索道缆车主要依赖进口,低空飞行旅游装备尚未完全产业化。建议金融行业积极关注旅游装备制造领域,一是邮轮游艇、大型游乐设施、低空飞机等大型装备制造业,二是宾馆饭店用品,三是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工信部、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质检总局、原国家旅游局、民航局等六部委已于2015年发文积极推动,这将是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此外,金融行业也可以积极与文化和旅游企业合作,在创新产品、提升服务、改善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朋友们!

  中国古代先贤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文化和旅游相伴相行、融合发展的经典论述,直到今天依然广为传颂。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很多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已经很难被现代人所感知和了解,通过与旅游结合的方式,转化成为当代人和后世都可以体验、欣赏的文化旅游形式,这既是文化的福音,也是旅游的幸事。

  最后,衷心祝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更好!祝愿各位事业蒸蒸日上!谢谢!

关键词阅读:旅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