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蹄疾步稳

  千年大计看雄安系列调查·共享篇(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刘勇

  过去两年来,在规划编制的同时,雄安新区一直稳步推进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区的承载力、集聚力、吸引力明显增强。

  如在京津的大力帮扶下,雄安新区引入优质资源设立了一批高水平的新校区、新机构、新院部,像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雄安院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校区等。

  目前,雄安新区规划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即将转入大规模、实质性的开工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加速提升雄安新区交通、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且在许多方面要与京津大体相当,甚至是有所超越。只有提供更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更优质的公共服务,雄安新区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集聚,为尽快建成宜居宜业的“未来之城”奠定坚实基础。

  河北省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有限,难以为雄安新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需要更多地借助京津之力。京津两市拥有全国最为优质、最为配套的公共服务资源。根据《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雄安新区未来将重点承接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非首都功能。

  近乎一张白纸的雄安新区,要用“世界眼光”,向西方高收入国家看齐,以社区为核心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覆盖衣食住行用等多个领域。其中,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以及高水平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这两大体系的建设对全国来说,都很难,雄安新区要率先蹚出一条新路子来,为全国提供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经验。

  其中,建立制度保障是关键的一环。就目前来看,包括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老百姓提供各项服务的社区或街道,普遍面临着服务场所、运营经费、专业人员等多方面的不足,需要相关部门向基层更多地倾斜,比如税收保障。在政府的主导下,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激发市场活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高水平且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生产力,一方面,在提供各项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可以解决大量就业,另一方面,可以解放家庭的劳动力,让年轻人的工作更无后顾之忧。

  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提出,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不妨考虑借鉴新加坡“组屋”模式,建立政府住房建设管理新体系。

  总而言之,雄安新区建设一定是公共服务先行,先把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好,积极营造软环境,才能确保高素质人才、高端高新产业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本报记者王彩娜采写整理)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