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宝笈录台北故宫系列缂丝艺术画”挂牌上市评审会成功举行

  6月11日下午,由上海工美艺术品交易中心主办的“石渠宝笈录台北故宫系列缂丝艺术画”挂牌上市评审会在上海工美艺术品交易中心展厅举行。

  出席并担任本次评审委员会专家的有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研究员、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跃华先生,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陈毓其先生,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王晨女士。

  同时出席本次评审会的有上海市经信委都市产业(创意与设计产业处)副处长宋晓辉先生,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耿鸿民先生,上海市黄浦区商务委副处调研员李续成先生,上海创伟企业管理策划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林玲女士,上海铭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潘文恺先生,上海铭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华立女士。

  本次发审会的产品是由上海创伟企业管理策划有限公司发行出品的“石渠宝笈录台北故宫系列缂丝艺术画”。会议共包含四项议程:样品评审、投资价值分析、评审决议、样品封藏公证。

  会上,上海市东方公证处公证人员随机抽选样品,并交由评审专家进行评审。经评审委员会专家讨论,对“石渠宝笈录台北故宫系列缂丝艺术画”评定如下:“缂丝艺术是非遗传承的瑰宝,历经千年,技艺精湛。本次发行选择题材: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缂丝山水、花鸟、动物、书法、释道类别作品,具有中国艺术特色。此次发行的作品进行二次创新发展,制作精良,艺术精湛,产品符合上海工美艺术交易中心上市要求,同意发行”。专家组决议这款商品通过评审。随后,公证人员现场封藏样品,并宣读公证词。

  据了解,缂丝因其彩纬间换梭产生的“缝隙”像刀刻过的一样而得名,以能表现微妙的线条和颜色变化为特征,是中国丝织业中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的丝织品。缂丝起于唐,发展于宋,自古以来以名人书画为载体,元明出现佛像和祝寿礼品,清有龙袍和缂织书法为其代表。缂丝工艺极为复杂,艺术感染力强,享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盛名。2006年,缂丝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世界各大博物馆中中国丝绣文物中也是以缂丝为主要藏品。

  《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大型著录文献,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缂丝画被列入书画类别。缂丝书画在众多类别文物中,颇显独特性。由于工艺精巧, 构图准确,一些优秀的缂丝艺术品往往比原作价值更高。优秀的缂丝书画是历代大收藏家的心头宝,它以梭代笔,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书画作品的风貌。自2010年后,只要有明清代观赏类缂丝上拍,基本突破1000万元大关。

  台北故宫系列选用台北故宫中《石渠宝笈》中著录的缂丝画,按照《石渠宝笈》的分类法,采取在画面的选择上小画面保留原状、大画面截取精华的方式,重新设计演绎。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吻合了现代人宁静素雅的审美取向。

  此次发行的“石渠宝笈录台北故宫系列缂丝艺术画”的每个画面被设计为圆形或方形的镜心,尺幅在28-33CM。根据宫廷缂丝装裱的常例,采用宋代双色绫手工挖裱,绫为龙纹定制款,红木老轴头,配樟木盒子。同时配有收藏证书及台北故宫镭射防伪标识。整个画幅长160CM,宽37CM。设色典雅,能配合现代家居。一套中国经典缂丝画面总计为30个画面。合计发行数量为300幅。台北故宫授权为按张单件授权,一次性发行也避免了“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

关键词阅读:石渠宝笈录台

责任编辑:张振江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