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并购伦交所“大戏”的背后

  比扬古观察

  ■田辉

  近日,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拟收购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伦交所)并最终遭拒一事引发热议。从资本市场角度看,这事儿不算稀奇,因为类似这次的交易所之间的并购企图,只能说是最新一次,既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是最后一次。另一方面,这事儿也透着一点儿新奇,因为并购大戏中出现了上海证交所的身影,虽然只是“躺枪”的角色,但不免带给人更多联想。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出于获取规模效应、拓宽业务来源、赢取竞争优势等因素考虑,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证券交易所并购浪潮。如2000年9月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巴黎股票交易所合并,建立了泛欧股票交易所,此后该平台进一步扩大,将里斯本交易所囊括。2007年4月,泛欧交易所又与纽约股票交易所合并形成了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类似的交易所之间的合纵连横在全球其他地方屡见不鲜。

  拥有超过200年历史的伦交所在2000年上市后,成为并购市场的“唐僧肉”。纽交所、NASAQ、德国证交所(Deutsche Boerse)等都相继发起过收购或者与之合并的努力。其中,德国证交所更是已经尝试了三次同伦交所合并,不过均告失败。有研究显示,自2000年IPO以来,伦交所每2.5年就会拒绝一次收购要约。在过去10年,伦敦交易所的股票市值上涨了9倍,相比之下,FTSE100指数所代表的英国最大公司的股票指数只上涨了47%。伦交所之所以受到瞩目,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监管规则对其较为有利,如场外交易回到场内的监管要求使伦交所得以通过旗下的伦敦清算所开展更多衍生品交易。

  尽管收购被拒,但港交所表示不会放弃。这种态度并不难理解。在交易所全球化经营模式并未中断的背景下,不少分析人士推测,针对伦交所的收购活动并不会停止,如果不是中国香港,还可能是美国、德国。目前,英国脱欧的最后期限正日益逼近,这反倒可能提升伦交所被收购的意愿。因为一旦脱欧,合并将是确保伦交所能够继续交易以欧元计价证券的唯一保障,也是伦交所开展新的生存发展空间的重要路径。

  在给港交所的拒绝信中,伦交所提到了上交所的名字。“我们认识到中国的巨大机遇,并非常重视在那里的关系。然而,我们不相信港交所为我们提供亚洲最好的长期定位,或中国最好的上市/交易平台。我们重视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互利合作关系,上海证券交易所是我们获得许多中国机会的首选和直接渠道。”这是伦交所对上交所释放的善意,也是期望未来进一步加强合作的信号。事实上,近年来上交所和伦交所合作密切,如今年6月已经启动的“沪伦通”业务,开创了中英两国交易所互联互通的新模式。

  2018年5月,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和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由深交所与上交所组成的中方联合体成功竞得孟加拉国达卡证券交易所25%的股权。在交易所跨境并购方面,我国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未来,中英两国交易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易所,是否能突破现有框架,在更深更广层面有所拓展呢?我们是否完全明确了方向,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包括思想准备、技术准备和人才准备?这些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国金融体系开放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