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区治理的成都探索

  ■本报记者 韩清华 ■张丽 郭晓宇

  70年间,成都市GDP增长3750倍,常住人口居全国城市第4位。从曾经的“益州险塞”,到现在的“新经济高地”;从内陆盆地到开放前沿,从西部扶贫重地到国家新一线城市首位,大到城市,小到社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产业、民生发展齐头并进,百姓生活幸福安康。

  成都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从何而来?2017年,成都市从体制破题,在全国首创成立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成都市委社治委”),构建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共同体,为推动基层社区发展和治理探索出可全国复制的“成都模式”。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以“社区”为媒,深入成都市委社治委及成都特色社区,寻觅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源泉,探索社区治理的“成都路径”。

  体制破题:勇闯“无人区”统筹推进

  “成都市社区治理最大的亮点是从体制破题,坚持统筹协调,把分散的职能职责‘打成一个结、拧成一股绳,集中在一起’,努力建设舒心美好、安居乐业、绿色生态、蜀风雅韵、良序善治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让城市更有国际范、人情味、烟火气、幸福感。”成都市委社治委副主任郑志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具体做法是“统一领导、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协调有序”。

  在成都市武侯区有这样一个社区——桐梓林社区,街头随处可见双语标识,社区内提供办理签证等多种服务,各式中西结合的文化活动气氛热烈。

  走进武侯区桐梓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一位大眼睛的外国人正坐在电脑前整理着社区常住居民信息收集表。他,就是桐梓林社区的外籍助理陈嘉敬。

  据介绍,桐梓林社区是成都市外国人居住最集中的片区,外国人占到社区总人口的30%,也是成都市国际化社区的典范。社区以“融合”为治理核心,架起中外沟通“桥梁”,促进社区国际化发展。

  “我来成都十多年了,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宣传法律法规、走访居民、处理矛盾等是我的日常工作。现在,很多居民乐意找我来解决问题,一是更方便消除种族、文化的隔阂,二是社区的包容度越来越高,各种活动也让大家彼此更熟悉、更了解。”来自马来西亚的外籍助理陈嘉敬说。

  “桐梓林社区不仅有国际化的生活学习环境,还是国际多元文化融合的汇集地,我们以‘融合’为核心治理和发展国际化社区,通过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外籍人服务中心、邻里中心三大中心拓展社区服务;通过举行国际美食节、文化分享会、英语讲堂等多种中西融合的文化活动,促进社区国际化发展。”桐梓林社区主任谌纪林告诉记者。

  桐梓林社区是成都市社区治理的缩影,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随着成都市经济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城市社区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将社区建设作为城市整体转型升级的切入点,从体制破题,助力社区治理模式优化升级;从微观入手,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向前发展。

  2017年,成都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作为统筹规划社区治理工作的“专职机构”,结束社区治理“九龙治水”的混乱局面,社区治理的头绪逐渐变得清晰明朗,让社区治理“活起来”。

  “万事开头难”,成都市作为率先从体制上创新社区治理的城市,面临走在“无人区”的难题,没有类似经验、没有借鉴案例,让社区发展治理的每一步都需要经过反复探索和创新,这让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每一项都变得小心而谨慎,也是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中要攻克的最大难题。

  顶着压力,负重前行,埋下头去做工作。

  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通过出台全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责任考核评价办法,深入群众摸需求、抓落实、惠民生,以社区为主渠道把整合下沉的资金、资源、项目落实到群众身边。一是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完善顶层设计,初步构建起“1+6+N”政策体系,将新发展理念与超大城市发展规律相结合;二是统筹协调把分散在20多个党政部门的职能、资源、政策、项目、服务等统筹起来,集中职能再发展治理;三是整合资源,从人才和资金方面,坚实社区发展治理动能;四是重点突破,社区发展治理采取抓具体事、具体工作,将方针政策落实到可见的实处。

  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成立两年来,初步实现了“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的目标。特色社区、示范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成都市社区治理探索提供了新方向,带动了城市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理念变革:凝结“人情味”以人为本

  如今,成都市社区治理和发展理念已产生巨大变化,从求快到求质,从扩张增量到增存并举,从注重宏观到关注微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治理的核心,为社区注入“人情味”和“烟火气”,社区居民生活更有认同感、幸福感、归属感。

  华灯初上余温还未散去,成都市金牛区新桥社区的居民结伴而出,三五成群,在公园里拍照、唠家常、下象棋、随着音乐舞蹈,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舒适而惬意。

  “现在生活越来越巴适了,我给社区打九点五分,希望社区以后能多组织一些邻里活动,大家多聚聚。”从小在新桥社区长大的居民江英告诉记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坝,有菜地,公园很少,小时候吃完晚饭,都喜欢在泥巴路上打闹。”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江英口中的荒地,如今已成为大家口中的“摄影社区”。社区依托优美的生态风光、摄影主题公园和国际影像馆等资源,通过开展市民摄影课堂、组织居民摄影活动等,促进市民沟通融合,增进情感链接。

  同样地,在成都温江区的光华社区,居民自发举办社区“坝坝宴”,让寒冷的冬日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邻里间温热的情谊。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不再是冰冷的,和谐互助的邻里之爱打破了城市发展的邻里屏障,融化了人际交往的隔阂和坚冰,居民之间的情感变得越来越紧密了。

  作为城市的微单元、居民生活最密切的地方,成都市每个社区都有着自己的主打文化,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下,“邻里情”始终是每个社区不变的主题,每个社区都用自己的方式让小区化身为“温情家园”。

  以持续的造“物”造“事”的集体行动实现聚“人”,形成多元开放和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治理格局。

  “人是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市民内心感受理应成为城市的尺度。烟火气、生活味、归属感才是城市治理的真正情怀和终极追求。”这也是成都市在城市社区发展治理的实践和探索中得出的结论。

  在重点打造城市“邻里情”的同时,成都市还不断完善社区空间布局规划,强化硬件设施建设。随着城市治理的日益精细化,承载着生活肌理的空间场所和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并被赋予更多文化性和审美需求,市民就会感到更方便、更安心、更舒心。

  一方面,成都市坚持开展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工作,从强化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环境综合整治、人城产融合等方面入手。建立长效互助公益组织,开展自我服务;建设自我管理自治小组,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推进社区全域景观化创建,营造绿色生态社区;发展社区产业,增强社区“造血”功能;形塑社区文化,推进社区人文建设。

  另一方面,成都市始终把社区规划作为社区发展治理的重要环节,将居民零散的诉求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开展社区规划师全覆盖工作,在完成社区规划任务的同时,还担负着沟通居民意愿的职能,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到社区规划,做更具“人文性”强的规划。

  成都市从多方面、多维度开展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以“人文性”和“宜居性”论成败,将“邻里情”与“好环境”相融合,推动构建舒心美好、安居乐业、绿色生态、蜀风雅韵、良序善治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

  目前,成都市在全市范围内培育了117个示范社区,今年还将再培育220个示范社区和220个示范小区,形成了一批可视化、可触摸的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基层实践成果。

  模式创新:“发展”“治理”融合齐头并进

  在社区治理方面,成都市强调“发展”和“治理”的辩证关系,认为发展和治理二者缺一不可,是相互依存,互为依托的关系,将发展和治理并举。

  “发展和治理是城市工作的一体两面,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如果片面强调发展,忽视治理,发展很难持续;如果片面强调治理,忽略发展,治理难度就会越来越大。”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薛敏认为,落实新理念需要新路径,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与治理深度融合,以科学发展引领有效治理,以有效治理促科学发展,推动二者同频共振。

  成都市将发展和治理相融合,推动社区治理。郑志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将社区治理比作做蛋糕,郑志说:“发展就是‘做大蛋糕’,让百姓感受到城市的变化,从而增强居民获得感,而治理则是‘分好蛋糕’,是治理工作的方向。”

  就治理而言,成都市提出精细治理、创新治理、分类治理三大路径,始终把城市治理的要义定位为“事”,以事聚人、聚人成事、为民解忧,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市民感受为导向,多办民生小事,多积尺寸之功,使联系服务群众与凝聚党心民心精准对接。

  在发展方面,成都市率先提出产业社区理念,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和强化服务供给,增加社区与企业的互动,提升社区“造血”功能和可持续性。目前,全市共设立66个产业功能区,全面实现“人、产、城”三者相互融合。

  随着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和逐步成熟,社区的面貌越来越好了,但困难与挑战依然存在:一是国家社区相关治理政策不足,部分治理细节缺乏理论支撑;二是社区工作体系繁杂,工作边界不明确;三是治理工作统筹实施难度大,存在职能交叉等问题;四是基层工作者工作体量和压力大。

  社区治理之路“任重而道远”,成都不断创新,在机遇与挑战中摸索出路子,在政策和路径上辩证发展,为全国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和可复制的经验,真正做到了城市有变化、人民有幸福。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