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信息鸿沟服务国家创新

  ■企业案例·中国知网

  ■本报记者 王丽娟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宏伟在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谈及大数据的重要性时就将其比喻为石油,他认为大数据就是一种有用的数据,但是本身不产生价值,就像石油一样需要开采、提炼才能成为汽油、原料等有用的产品。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也一样,需要转化成情报,转化成知识,才能最终对社会产生作用。

  大数据时代,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数据呈井喷式海量出现,是否能够很好地甄别利用这些数据对于大数据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一些提供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数据的信息服务业悄然兴起。

  中国知网(以下简称知网)就是这样一个利用出版物的海量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利用的知识服务企业。“信息量最大的出版业就是大数据的金矿。”张宏伟认为,出版业所拥有的数据是人类上千年科技、文化知识凝练下来的结晶、精华,这些出版物数字化后的数据知识含量最高,是真正大数据产业的核心。

  如何开发好利用好这座金矿,关键在于如何将数字化、信息化的出版物进行整合、分析,而这也正是知网成立的主要目的。知网是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为全社会提高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丰富知识信息资源和有效知识传播与数字化的数字平台。

  张宏伟在介绍知网成立的初衷时说道:“当时想法很朴素,就希望能把社会上公开的出版信息资源整合起来进行数字化,使其变成一个数据库,便于检索、下载,提高查找效率,更方便地获取到信息,从而服务大众。”

  知网创立于1995年,那时互联网方兴未艾,还没有大数据的概念。当时正值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提出,为提高我国知识创新的国际竞争力,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数字出版平台知网应运而生,以期通过利用开发信息资源来服务科研,进而服务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

  二十多年过去了,知网采用自主开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国家信息化重点工程。

  2013年是大数据发展转入快车道的元年,从这一年起,大数据成为热搜词,其开发、应用受到社会各行业的重视,政府也将其重要性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知网也乘着这一东风,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扩张期,在2019年被计算机学会定为中国大数据50强企业之一。

  “这一时期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增值性的整合,整合完之后通过渐进的方式服务各行各业的发展。”张宏伟介绍道。

  他表示,知网目前服务群体主要有三个,一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同时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创新的人才。因为起步较早,目前在这个市场上的占有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二是创新型企业。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需要把基础理论知识的创新转化成技术,再转化成产品来服务经济的发展。知网一直非常重视服务企业创新,这是因为企业是数据信息的服务行业未来更广阔的市场。但是企业的需求差异非常大,目前知网已经建成300多个行业的知识服务平台,但是这个数量远远不够,未来要把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全部覆盖,满足企业知识创新和管理的服务需求。

  三是政府,政府的创新主要是在政策方面,实际上是制度的创新,要做出科学的决策,制定适宜的政策制度为科研机构、企业的创新发展营造好的政策环境,也需要数据信息的服务。

  如何更好地服务这些主体?张宏伟表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消除信息鸿沟,要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数字化发展的成果。比如说在知识信息范畴里,要消除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城乡之间的鸿沟,让贫困人口,让农村能够很方便地获取这些知识信息,这也是知网的目标。

  他表示,早在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之所以落后,很大的原因是不能有效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信息,发展中国家要建设自己的知识基础设施来消除知识鸿沟。于是知网提出了以产业化机制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即CNKI)的愿景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于1999年正式启动,目前已基本实现目标。

  据张宏伟介绍,全面整合国际优秀学术文献资源也是知网的重要基础性建设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视野也变得更开阔,需要利用全球最先进的知识,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因此,知网开始大规模整合全球知识信息资源。

  目前,知网已经与全球632家重要学术出版机构建立了基于版权许可的数字网络传播合作机制,在建成集成学术期刊、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科技报告、法律法规、科研项目信息等10多种文献的《外文知识资源总库》的基础上,创建了全球第一个与原创文献同步发布、内容深度整合的《中外文知识资源总库》。目前,知网全球用户分布覆盖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万家机构,终端读者1.2亿人。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