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评三季度经济数据:“降四率”稳增长有空间、有必要

  【数据】三季度,我国CDP同比增长6%,预期6.1%,上半年为6.3%。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预期5.2%,前值4.4%。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4%,预期5.5%,1-8月累计同比增长5.5%。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预期7.8%,前值7.5%。

  【点评】

  ——GDP: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比二季度放缓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同比6.2%。从结构上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稳中有升,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我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但经济下行压力的迹象较为明显,GDP当月和累计同比增速都创下近期新低,基本与基本面和预期表现一致。稳定内需对下阶段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在一系列政策出台和实施的前提下,预计仍将实现全年6-6.5%的经济增长目标。

  ——工业生产: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明显好于预期,较上月提升1.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前9个月累计同比增长5.6%,与前8个月持平,较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

  本月工业生产超出预期,工业生产有所修复。制造业PMI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至49.8%,其中生产PMI上升0.4个百分点至52.3%,创下年内次新高,显示出生产景气恢复。高频数据显示,9月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同比增速由8月的-2.2%提升至5.2%,与生产回暖相一致。

  从结构上看,三大门类两升一平。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创下有数据以来的新高,较上月回升4.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较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虽然较前月回落,但仍保持0.5%的正增速;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持平于上月增速5.9%。此外,制造业结构升级较好,本月高新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较上月回升4.9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次新高。

  ——投资:1-9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5.4%,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呈现稳中下行的趋势没有改变,预计未来这种趋势将延续。

  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5%,创有数据以来的新低(今年前4个月同样为2.5%),分别较前值和去年同期回落0.1个和6.2个百分点。一方面,去年9月至年末,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基数持续走高,对今年同比增速形成压力。另一方面,全球需求疲软,国内PPI连续三个月负增长下探至-1.2%,创近三年新低,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亦持续负增长,虽然政策上加大对制造业、民营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支持,但短期内企业信心不易恢复,预计未来制造业投资仍将维持低位震荡的走势,短期内难有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不含电力)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5%,较前值加快0.3个和百分点。随着发行额度的使用完毕,本月地方债发行量仅为2195.8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5289.6亿元,扣除到期偿还后,本月净融资额仅为1192.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716.2亿元,对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有限。基数效应对本月基建投资增速的回升形成贡献,去年前9个月,基建增速仅为3.3%,为有数据以来的最低。四季度,财政政策仍要发挥支撑基建的主要抓手,提前下达明年地方债计划,融资将有所改善,有助于基建投资增速企稳回升。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5%,与前值持平,连续8个月维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是支撑投资的主要因素。今年土地购置费对房地产投资高增长形成贡献,前8个月,剔除土地购置费的房地产投资增速仅有5.8%。从主要指标上看,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增速都较前值有所回落,销售面积增速回落幅度收窄,但仍为负增长,未来叠加土地购置费减少,房地产投资压力将逐渐增加。

  ——消费: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与预期持平,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但仍较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

  分结构看,本月汽车和石油及制品两个负增长品类的消费降幅都有所收窄,对消费的拖累减弱。其中,汽车消费增速从-8.1%上升至-2.2%,比去年同期快4.9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消费增速从-1.2%上升至-0.4%。化妆品类和日用品类消费表现较好,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2%。奢侈品消费需求依旧不足,金银珠宝类消费同比下降6.6%,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展望四季度,汽车消费在短期内难有大幅改观,而石油、食品价格上行有助于消费额的提升,但消费意愿和能力仍然是提振消费的主导因素。

  ——综合来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贸摩擦反复拉锯仍给外需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国内需求放缓,经济下行压力逐渐突出。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政策上“降四率”,即降准、降息、增加汇率弹性、降税率既有空间,又十分必要。降准应坚持“普降”和“定向”相结合,加大对资金用途的监管和考核力度,防范资金违规使用。降息应把握住通胀可控的窗口期,通过降低MLF利率,引导LPR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维护汇率市场秩序,降低外贸型企业因汇率波动而引致的财务风险。减税降费力度应进一步加大,从我国宏观杠杆率结构上看,企业、居民部门加杠杆的空间有限,政府部门是加杠杆的主要领域,对于“六稳”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阅读:CPI GDP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