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中长期资金带来四大利好

  ■炜言大义

  ■本报记者 张炜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主持召开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会议指出,证监会将从转化存量、引入增量、优化环境入手,逐步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

  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年来,A股对外开放度不断提升,推动境外长期资金流入。截至10月23日,沪股通与深股通累计净流入分别达4664.87亿元、3759.08亿元。市场普遍预期,外资流入趋势还将持续。尤其随着A股纳入国际指数的权重提升,外资流入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证监会此次举行座谈会强调,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机构投资力量,在优化投资者结构、维护市场稳定发展、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拓展市场参与深度潜力巨大。

  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可给A股带来四大利好。其一,改善市场资金面。A股从上轮牛市高点回落已超过4年时间,市场陷入存量资金博弈格局。让中长期资金带头成为主要增量资金,可以改善资金面,提振市场信心,提升风险偏好。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 当前公募、私募整体的仓位水平均处于201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或年内相对高位,给A股向上突破带来难度。而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合计规模超过20万亿元,一旦这两大机构提高入市比例,将带来可观的中长期资金。再以养老金为例,越来越多亮相A股公司十大流通股东。截至二季度,养老金持仓个股已超100只。

  其二,引导价值投资。A股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长期资金”。投资者可以注意到,随着中长期资金近年来积极入市,带动市场投资者结构发生变化,A股投资理念逐渐发生变化,价值投资的影响力增大。此次会议还特别提到,希望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坚定信心,积极行动,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其三,提高市场稳定性。A股“牛短熊长、暴涨暴跌”的原因之一是,市场交易以散户为主导,部分机构只能顺应市场特征,投资行为也呈现短期化特征。而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的提升,投资者结构改善,机构可以更好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短期考核的压力导致部分机构投资风格短期化。此次会议对社保基金与保险机构提出,“坚持长周期业绩导向,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对外部管理人及金融产品的业绩考核和评价体系,着力提升长期收益水平。”

  其四,促进公司治理完善。A股市场乱象多,部分公司治理存在缺陷,与股东参与不足有很大关系。中小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和专业知识的缺乏,又偏爱短线交易,难以对上市公司治理进行有效的监督。相比之下,机构是促进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力量,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也较多。证监会此次对社保基金与保险机构提出,“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资创新型企业,主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实体企业一同创造和分享价值。”

  此次会议有一句话特别耐人寻味,即着力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让股市中长期资金“留得住”,需要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还离不开夯实市场发展基础,营造良好市场生态环境,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通过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市场投资功能,才能真正使中长期资金“留得住”。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