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奶业正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专家访谈

  ■本报记者 郭锦辉

  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目前,我国奶业发展正处于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的关键时期。

  “过去,我国奶业发展存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养殖效益偏低且低效益周期长、粗饲料质次量低,奶制品加工产品结构有短板(固态产品不足)、市场消费者信心尚待提高等方面,皆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推动奶业振兴的系统性国家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针对这些问题,站在全产业链和产业链振兴的角度,沿着产业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奶业正在政策引导下,迈向新时代奶业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经营管理升级双引擎全面振兴绿色发展阶段。”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主任、奶业技术服务联盟秘书长杨敦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变化一:随着供常关系变化,利益联结机制在强化。目前,我国乳企普遍都在强化利益联结,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以前,利益联结机制出现问题、强买强卖盘剥养殖现象、进口奶粉增长迅猛对国内的冲击;部分奶制品标准升级不及时,婴幼儿奶粉大量使用进口奶粉,液态奶市场充斥复原乳。上述因素的复合影响,导致我国奶业发展前几年出现奶牛养殖环节严重萎缩,步履维艰的困难期。2018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今年以来,进口奶粉的数量和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国内本土生鲜乳的需求量趋于放大,生鲜乳量价同步回升,在乳业企业效益维持上升的背景下,全国奶牛养殖生产体系的效益出现明显好转。2018年以前,奶业亏损面在50%-60%左右,目前95%应该都能赚钱。

  变化二:奶牛粗饲料的来源正逐步改善。由于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大面积种植优质粗饲料的能力相对有限。随着我国奶业振兴的逐步推进,奶牛的粗饲料来源问题正得到改善。在苜蓿种植方面,随着“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实施,苜蓿的生产从数量到品质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不过,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有机苜蓿的占比,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苜蓿的生产面积预计还将进一步扩大。在青贮玉米方面,全株青贮玉米是奶牛养殖最重要的基地性饲料,一般占奶牛日粮干物质的25%以上,是降低奶牛日粮成本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粮改饲”补贴政策的引导,我国优质全株玉米的种植面积正逐步扩大,这有利于解决全株玉米青贮的来源问题,同时奶牛养殖场也获得流转土地的机会。

  变化三:奶牛养殖粪便治理得到改善。过去,养奶牛的没有地,有地的农户养不起奶牛,种养存在严重脱节,这造成养殖企业的动物粪便没有去处,成为环保治理的对象。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反刍动物的优质粗饲料生产扩大。与全株玉米生产相关的农民、合作社、专业公司等,通过产销合同建立联系,这也让奶牛场的奶牛粪便以还田的方式进入种植业生产系统,即消纳了粪尿又提高了饲料品质,有利于朝着农牧生产良性循环发展。

  变化四:奶业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养殖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技术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环保无害化、奶业产业区域化,全产业链整体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奶牛单产近五年上升的幅度比较快。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监测、中国奶业协会监测,以及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抽样检测点的数据,十年前,每头奶牛每年单产的全国平均水平在五吨左右,而现在八九吨很平常,30%以上的规模奶牛场的单产已经超过了十吨。我国的部分养殖企业或部分地区奶牛生产水平已经赶上,乃至正在赶超发达国家。不过,由地区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提高潜力还很大。

  变化五:乳企的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我国奶酪工业发展较慢,一方面与我国居民的传统饮食习惯有关系,另一方面跟我国的原奶生产成本缺乏竞争力有一定关系。受土地约束的影响,我国的饲料成本比较高,同时,牛奶的整体成本在全球仅次于日本、韩国,所以生产奶酪的成本缺乏竞争力。不过,近些年,我国乳企的产品结构已经有了新变化,奶酪在我国已经有了本土产品,品种也在增加。如果奶酪生产能够规模化,把乳清粉乳糖充分开发利用起来,有利于奶酪产业的竞争力提高。

  变化六:我国本土乳制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以来,我国本土生鲜奶的价格涨了将近五毛到一块钱,说明消费端完全有鲜奶涨价的消化能力。这也说明消费端的需求在放大,本土牛奶的消费量在增加,生鲜奶乳的需求出现了明显的供给不足。和前几年相比,2019年新建奶牛场的数量多了起来,而且起点都很高。我国北方地区每头奶牛前年大概为12000-13000元,现在每头涨了6000-8000元不等。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市场需求在变化,本土奶香起来。

  变化七: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正在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提出,培育壮大奶农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奶牛养殖存量整合,支持有条件的养殖场(户)建设加工厂,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支持乳品企业自建、收购养殖场,提高自有奶源比例,促进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当前,有些牧场发展产品加工,开发低温奶制品,区域品牌正取得成功;有的奶牛场或奶牛养殖公司正在尝试这样做。当然,奶牛场如果直接加工牛奶面对消费者,需要经营者具有综合能力,不是每一个奶牛场都可以做的,这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培养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奶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大幅提升,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品牌建设持续推进,质量监管不断加强,产业素质日益提高。但也存在产品供需结构不平衡、产业竞争力不强、消费培育不足等突出问题。”杨敦启说。

  据杨敦启介绍,目前,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生鲜奶价格与终端可比消费奶价格之比,比欧美发达国家要高一倍左右。说明我国奶业在加工和流通环节中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因此,虽然我国生鲜奶价格受土地转移成本影响价格较高,但是,于终端消费奶制品价格的增值空间相比,生鲜奶的价格并不高,理应给一个合理的奶价。消费端奶价较高,主要原因是加工环节进口设备更新快、包材费用高、跨区域物流费用大,且流通环节广告费用、进店成本、分销商的利润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未来能够有效降低产品加工、包装、宣传、流转等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成本,使得鲜奶的生产成本和终端价格比,能和发达国家一样,那么消费者就能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杨敦启表示,总之,若从养殖环节说振兴,我国的规模化奶牛生产,当属于后发展国家,很多规模牧场都是近十年投资建立起来的,多数奶牛场硬件条件很过硬,技术与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与提升潜力。随着奶牛场战略经营与管理技术能力的升级提高,以及奶牛营养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技术、奶牛繁殖程序化育种核心群育种技术、预防医疗与动物福利舒适生产技术等技术体系逐步地深度落地,能使这些技术在奶牛场日常运行中实现常态化,奶牛场自觉追求奶牛高效率生产、设备高效率运转、奶牛长寿健康生产、奶牛场高效益环保运行等多方面,能够系统化联动。我国奶业登上新的台阶就不远了。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