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实体经济才是首要任务,莫让救楼市成主流

毕舸(财经专栏作家)

  

  受疫情影响,楼市一片哀鸿。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全国最新楼市数据显示,1月,房价上涨城市数量明显减少,已经连续8个月超20城房价下调,70城二手房价涨幅已接近负区间。

  从2月13日开始,无锡、西安等地“坐不住”了,先后发布楼市新政,促进房地产业发展。一时间,不少地方竞相仿效,陆续出台提振楼市政策。

  从各地出台的相关举措来看,扶持力度可谓不小。比如,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保障城乡有序建设的政策意见》的通知,一共十七条,涉及信贷、减租、开复工、税费缴纳等多方面。厦门也提出要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适当调整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管方式。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地方的动作显示对房地产行业的重视程度,希望尽快通过政策引导,让这一行业减少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中央坚持“房住不炒”,从宏观政策、信贷缩紧、市场预期变化等方面进行调节,中国房地产市场从之前的高歌猛进到逐步进入以稳为主的理性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4.8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销售额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然而,2018年下半年,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有所紧缩,土地市场的降温也使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略有回落。这也意味着,诸多房企仍然面临加大的竞争压力,在资金回笼、去化率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

  年初以来,受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也就让房企和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承压。在此情况下,政策对各行业包括房地产行业进行扶持也是正常举措。

  必须指出的是,地方政府则要审慎考量科学防疫与经济整体发展的全局。目前,让各行业有序恢复复工复产状态是社会共识,但需要把价值排序以及风险把控等基础工作做好。首先,房地产行业施工、销售属于人员密集型企业,因此各地对于复工房企应做好把关,如果房企没有达到相应的防护标准就不能复工。

  其次,如果说房企采取各种促销手段是市场自发调节行为,而“有形的手”介入房地产行业则要更加克制。从目前行业复工来看,中央已经明确,优先保障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复工,国务院安委办日前发布最新通知,要求各地实行差异化复工复产,严防“一刀切”。那么,在目前防疫资源有限、地方财政补贴及金融信贷资金合理调配的前提下,房地产行业是否属于需要获得更快复工及更多政策扶持条件的“优先级”?这一问题还值得研讨。

  更重要的是,笔者以为要警惕借加大行业扶持力度之名,行过度“输血”房地产之实的现象发生。毕竟,由于过去多年来,房地产行业的炒作投机、泡沫化问题累积重重,导致房价居高不下、购房者负担过重、经济杠杆率过高等一系列问题。正因如此,中央才明确“房住不炒”方针,并坚决采取强有力手段抑制房地产过热。

  目前,我国房地产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尚不能断言相关调控可告结束。恰恰相反,防治房价反弹仍然是当下调控主要目标。各地应把握推动房地产复工、提供各类支持的“度”,确保这一行业稳健发展,避免因政策放开,部分利益相关者乘机”放水”,从而干扰宏观调控,让近两年的地产调控成果流产。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