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疫情对国内经济或形成二次冲击

  作者:时代财经 余思毅

  3月31日,一季度的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小幅高开后震荡回落。有业内人士认为,小幅高开是受到PMI数据(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公布带来的正面刺激。

  当日上午,国家统计据公布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超出预期(44.8%)7.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回升22.7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0%,比上月回升24.1个百分点。

  PMI指数大幅回升,是否意味着经济企稳?随着疫情的扩散,3月下旬,多国采取了封锁边境、停飞航班等措施,外贸订单流失现象频现,对我国出口造成了什么影响?3月31日下午,时代财经专访了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大国发院兼职教授徐高。

  徐高指出,PMI是个环比的概念,3月的大幅反弹是建立在2月PMI断崖式下跌的基础上,只能说明经济下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运行已恢复正常水平。

  徐高推测,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大概率会下滑到负增长区间。欧美国家在今年二季度遭受疫情冲击后,GDP增速也会大幅下降,通过我国外需走弱的链条,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二次冲击。

  徐高认为,目前的情况与2008年次贷危机不一样,当下需更多关注海外冲击风险。次贷危机和大萧条是经济内部的血液循环出了问题,进而导致机体受损,短期内的医治是有办法的,但长期来说不容易恢复。而新冠肺炎疫情像是在经济体上身上插进了一把刀。

  “目前疫情仍在发展,刀还在插在机体里面,还在继续造成伤害。此时宏观刺激政策的疗伤作用难以显现。但一旦刀子拔出去了,经济复苏速度会快于次贷危机和大萧条。”

  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大国发院兼职教授徐高

PMI大幅反弹,因之前断崖式滑坡

  时代财经: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预期为44.8,超预期大幅反弹。2月份PMI曾创下历史新低,当时为35.7,较1月下降14.3个百分点。3月PMI反弹,是否意味着经济企稳?

  徐高:PMI是个环比的概念,反映的是3月相对2月的情况。按照PMI指数的编制方法,PMI读数如果在50,说明两个月间的环比增速是0。

  今年2月PMI数据大幅度走低,所以尽管3月相比2月有一定程度的环比回升,但整个经济运行的绝对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应该说,目前我国经济下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还不能说我国经济运行已恢复正常水平。

  时代财经:2月PMI数据大幅度走低的原因是什么?

  徐高:今年2月相比今年1月,PMI总指数以及主要的分项指数都是断崖式的大幅度滑坡的态势,降幅差不多为20个百分点。而在过去,PMI月度之间的变化幅度如果达到了一个百分点,都已经算是比较明显的变化了。这也说明今年2月PMI的降幅是惊人的。

  2月,PMI的各分项指数,无论是生产面的生产量、从业人员指数,还是需求面的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都是断崖式的滑坡。这表明疫情爆发的过程中,尤其在疫情防控措施强力推进时,对于整个经济的约束是非常强的。这么大幅度地下滑,从2005年PMI数据开始发布以来未出现过。因此,在这么一个低水平上的环比回升,并不能说明经济已经回复正常。

  今年1、2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同比是负增长13.5%,我估计3月份还是负增长,但负增长的幅度会有所收敛。因为工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即工业与建筑业的GDP增速有非常高的相关性。根据历史规律,我们推测今年一季度的第二产业GDP增速大概会下滑到-5%左右。我国一季度全社会GDP增速大概率是负的。

  进入二季度,欧美国家GDP增速会因为疫情的冲击大幅下滑,从而通过外需走弱的链条,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二次冲击。但二季度我国遭受的是通过世界经济传导而来的疫情间接冲击,其效果应该会小于今年一季度我国遭受疫情直接冲击的影响。因此,我相信今年二季度我国GDP增速会相比一季度回升。

  时代财经:国外疫情肆虐会传导到国内,4月份PMI是否会让人忧心?

  徐高:4月PMI预估还是可以的。1、2月份我们是正面遭受疫情的冲击,经济活动几乎停滞,但到4月份以及整个2季度,国外这种疫情的发展对中国国内的经济的冲击的是间接的。

  受到正面冲击的欧美国家则是通过贸易渠道间接影响到中国,间接影响还是要比直接影响弱一些。我预计4月份PMI应该会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在50左右或以上。毕竟复工还在稳步的推进,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的约束在明显减弱,各个指数都有比较明显的回升。

疫情向经济体“扎了一刀”

  时代财经:疫情限制了人员与货物的跨境流动,对外贸需求端造成冲击。全球各经济体隔离程度不同,对我国外贸带来怎样的打击? 

  徐高:外贸增长会有比较明显的滑坡,滑坡的程度甚至会超过2008年次贷危机之时。因为这次疫情是一种对经济活动外生的冲击,外贸的滑落是急速的、立刻显现的。

  今年2月我国制造业PMI的指标下滑幅度是前所未见的。欧美国家在疫情冲击下,经济下滑的幅度应该比较大,或许会超过次贷危机之时。所以我国外需面临的压力应该也是非常巨大的。至于影响持续时间,目前疫情的发展情势如何还不太明确,估计至少要持续一个季度。

  国内的宏观政策也会对这种冲击做出反应,通过刺激内需来稳定经济增长。内需的扩张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外贸外需下滑的负面影响,但要完全对冲掉应该还是有难度的。

  时代财经:你提到滑坡程度超过2008年,那么,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会超过2008年次贷危机吗? 

  徐高:本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与2008年的次贷危机以及1929年大萧条还是不太一样。尽管造成美股十天内四次熔断,有很多人讲它是金融危机,但我理解它不是金融危机的内伤,而是病毒对经济带来外生冲击,是“外伤”。

  这个“外伤”在短期内给经济肌体带来的伤害非常大,而且恰恰因为它是“外伤”,所以宏观政策在短期内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从短期来看,全球经济在疫情冲击下的走弱程度会大于次贷危机时期。但只要疫情得到控制,经济恢复的速度也会大大快于次贷危机时期。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逻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传导路径:资产价格下降,引发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受损。银行存在着期限错配,一旦资产负债表受损,银行的信用风险上升到一定程度,引发人们对银行的信心的危机,从而导致对银行存在着期限错配的金融机构的挤兑。

  目前从美国金融部门负债余额占GDP比重来看,从次贷危机前的120%下降到了现在的80%。从总量数据上说,美国金融部门尤其银行体系资产负责表相对比较稳健,这跟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次贷危机和大萧条是经济内部的血液循环出了问题,进而导致机体受损,短期内的医治是有办法的,但长期来说恢复起来不容易。疫情使得经济机体受到了外伤,就像是经济体身上被刀扎了一下,但经济内部的金融仍然是相对健康。

  目前疫情仍在发展中,刀还在插在机体里面,这是没法医治的。所以,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应对这样的外生冲击的办法不多。一旦刀子拔出去了,伤口的恢复应该速度会比较快,复苏速度会快于次贷危机和大萧条。所以,关键还是看疫情的情况。

  时代财经:3月中旬,钟南山院士预估全球疫情在6月份结束。如果6月结束,对外贸影响有多大?

  徐高:到6月份结束的话,我觉得中国相对还好。如果6月份还不结束,全球经济增长会呈停滞、大幅下滑的态势。

  在国内,我相信政府会采取更有力的刺激政策来保证经济,尤其是就业市场的平稳。毕竟国内疫情的发展得到了控制,相比国外的情况还是会乐观不少。

基建投资是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时代财经:疫情对我们产业链造成了哪些冲击?  

  徐高:高科技的产业,特别是产业链比较长的行业,横跨了多个国家。由于欧美国家可能会在二季度进入大面积停工的状态,会导致产业链上面的这些企业面临困难。但我国产业门类齐全,生产力强大,在短期冲击过后,恢复起来也会比较容易。

  时代财经: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中国率先走出疫情的泥淖,中国外贸是否除了“危”,也有机会?

  徐高: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了,经济体量较大,政策的回旋余地也大。所以面对全球疫情的冲击,我国经济会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中国的工业部门门类相当齐全。在联合国的工业门类目录里,每个行业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之前的全球分布产业链,更多是从经济考虑,比如一些产品从国外进口性价比要更高一些。现在短期内冲击对产业链会带来很大的干扰,但也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中国制造业进口替代。很多的产业可能就要从海外移到海内来,长期来看,对工业部门也是一个机会。

  时代财经: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订单支付方的破产等不确定性,承受压力更大?

  徐高:中小企业本来面对冲击的能力相对较弱,抗风险能力比较低。另外,国家扶持政策向中小企业的传导有个过程,不像大企业能够很直接地感受到政策的暖意。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是比较大的。

  除此之外,目前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就业前景不乐观。今年2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大幅跳升到了6.2%,制造业从业人员失业尤其突出。由于疫情的影响,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虽然无法实现,稳就业需求下宏观政策仍会积极刺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伴随着疫情防控,投资增速断崖式滑坡,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下跌30%、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下跌25%左右、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下跌15%左右。未来,基础建设投资会是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