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务业艰难复苏

编者按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收官之年。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阻击战,同时推动复工复产从“解冻”模式到“快进”模式,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政府和企业都在祭出组合拳。为此,中国经济时报从今日起推出“疫后复工复产”系列调查,敬请垂注。 疫后复工复产(1) ■本报记者 王彩娜 进入4月,春风向暖,因疫情沉寂了两个多月的北京街市正在恢复往日活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实地走访了北京市核心商圈、科技园区、特色街区发现,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政策逐步落地,越来越多的业态在苏醒,逐步回升的人气、上扬的景气曲线勾勒出服务业恢复的镜像。 节奏加快,勾勒复苏之景 4月2日中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北京通州万达广场4层餐饮区云海肴店看到,三三两两的顾客在就餐,除了进店前进行实名登记、测量体温等一系列必要的防控措施之外,较往日好似并无明显不同。 “开始整个商场只有三五个顾客,现在每家店有三五个顾客,人气正在渐渐回升。”云海肴北京通州万达店店长告诉本报记者,在“万达邀吃日”活动中,通过微信群秒杀菜、拍摄半成品的制作小视频传播、抖音直播等进行营销,该店实现销售环比上升131.5%,终于让几乎遗失殆尽的人气又陆续聚了回来。 北京通州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力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通州万达广场已恢复正常营业,商场内共有203个品牌商家,已开业188个,开业占比93%,剩余商家也将逐步开业,餐饮商户均已恢复堂食,购置春季新品的消费需求也在提升。 美团点评集团副总裁兼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从餐饮、旅游、住宿、休闲娱乐、到店综合服务等生活服务业来看,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生活服务消费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断崖式下跌期,1月20日至1月24日(除夕),服务供给和消费规模骤降;二是持续低迷期,1月25日至2月18日,商户复工率和消费复苏率同步低位徘徊;三是复苏回暖期,自2月19日以来商户复工率和消费复苏率缓慢提升。 走进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晶科瑞医学检验所联合创始人兼CEO严勇攀正和他的团队埋首于前沿方向优质项目研发,用实际行动诠释生物医药产业的责任担当。目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复工企业已达到271家,复工率达73%。 弹性复工、线上开工、远程会议、预约上岗……目前,北京CBD功能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重点企业已开启复工模式。随着一项项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和措施相继推出,CBD中心区内超5万家企业中已有约九成复工,国际金融、高端商务服务、文化传媒等重点行业业务恢复达到九成以上。 种种迹象表明,北京服务业正重回正轨,虽然距完全恢复尚有时日,但比起两个月前,让人更多看到了希望。 春风已至,他救自救共克时艰 疫情防控和生存发展的双重困扰,让服务业有序复工复产面临不少难题,如何渡过难关,全面复苏? 北京连日来接连推出“硬核”实招,不断落地政策促进服务业平稳发展,一些企业已有获得感。 北京红桥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徐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北京市区行业部门提供的减免扶持政策,红桥市场目前享受到了部分能耗费用的减免(水电费、特种设备检测费)及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和减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 北京市商务局启动“防疫保供网上行”促销费活动,在包括“消费券”在内的各项促销举措带动下,参与活动企业销售额增长明显。活动第一周,重点监测的70家企业平均增幅达30%,如主打扶贫类产品的古丽人家销售额增长达116.67%。 不少金融机构也挺身而出。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该行积极采取抗疫重点企业客户经理制度、畅通“绿色通道”和应急响应机制、为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灵活设置贷款期限和担保方式、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保障企业资金链不断。 自2月份复工以来,北京国资公司所属再担保及其旗下国华担保已为48家北京文旅、餐饮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授信2.43亿元,实现了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 在疫情初起的时候,万达率先作出了给所有商户免除36天租金的决定,减免金额超过40亿元。随后,万达又宣布商户3月和4月的租金及物管费可以延期至12月底缴纳,并联合微众银行等十余家金融机构为入驻万达广场的商家提供了百亿元的贷款额度。 不过,万达广场这样的运营方也同样面临现金流压力,也需要支持。可喜的是,已有补贴政策及时出台。北京市商务局日前发布公告称,在疫情期间,将对采取减免租金举措的商场或购物中心给予适度补贴,最高可达50万元。 李力群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此次补贴政策有助于缓解部分经营压力。” 但是,广大中小商户还是希望奖补力度再大些,政策红包再多些。 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党委副书记、南宫恒业集团副总经理易献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扶持政策精准滴灌,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村办集体企业来说,既非国企也非私企,处于政策的空白区域,难以享受利好。” 尽管多方他助和艰难自救已然开始,但这些企业到底多久才能从疫情影响中重新“站起来”,还是个未知数。对晶科瑞这种初创期企业来说,急需金融扶持,而计划中的A轮融资大概率会推迟,而利好政策由于传导周期偏长,目前还是“只听楼梯响,未见人下来”…… “蹄缓步稳”,回暖尚待时日 销售断崖式下降、运维成本增加、资金回流不足……最艰难的日子还没有过去,不少中小企业仍在经历寒冬。 “南锣鼓巷暂未开放,游客请止步。”4月1日,记者刚走近南锣鼓巷的高大牌坊,就听到音响中循环播放着这句话。没有了往日的人潮涌动,不足800米的古巷一眼望尽。 受疫情影响,北京文旅企业面临经营困境。“艰难度日,争取活着。”一家文旅企业负责人李华义(化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疫情暴发以来,每天都只支出不进账。“天天得解决钱的问题,只能硬抗到6月份,我们也想尝试其他转型,但解决眼前的急已经让我们措手不及了,还没想好转向哪里。” “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等政策落地速度要加快,太慢的话可能一批企业就等不及了。”严勇攀建议,除了短期的政策要快以外,解决企业税负、房租过高等中长期问题也希望能提上日程。 尽管疫情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但服务业依旧“危”中有“机”。“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已是当前各界共识,但如何“抢”与“补”,快速作出应变,却是需要再三斟酌的事情。 来有为建议,要多措并举营造安心消费环境,激发居民的消费欲望,逐步恢复居民消费信心,促进生活服务业消费的复苏。要积极推动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建设,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疫情过后我国服务消费线上化有望加速,线上服务消费大发展的趋势将持续深化。”来有为说。 徐泽告诉记者,红桥市场将要加大电商投入,在线上抢占更多份额和消费者。“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的数字化、虚拟化渠道和营销系统,将是企业赢得未来竞争的必备。” “未来把线上做到全国覆盖,线下做成社区基础设施,这是生鲜电商的机遇所在。”本来生活全国运营总经理卞宁告诉记者,将继续深耕O2O(线下社区生鲜连锁本来鲜)+B2C(线下社区生鲜店本来鲜)的商业模式,夯实完善供应链体系。 李力群认为,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各地逐步放开限制之后,人们的消费习惯会有一个恢复的过程,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保持乐观,特别是餐饮、娱乐等体验型消费,可能会有一波强势反弹的现象发生。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人士普遍认为,在疫情不反弹的情况下,消费信心要恢复至正常水平,至少还需要2到3个月时间。

  编者按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收官之年。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阻击战,同时推动复工复产从“解冻”模式到“快进”模式,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政府和企业都在祭出组合拳。为此,中国经济时报从今日起推出“疫后复工复产”系列调查,敬请垂注。

  疫后复工复产(1) ■本报记者 王彩娜

  进入4月,春风向暖,因疫情沉寂了两个多月的北京街市正在恢复往日活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实地走访了北京市核心商圈、科技园区、特色街区发现,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政策逐步落地,越来越多的业态在苏醒,逐步回升的人气、上扬的景气曲线勾勒出服务业恢复的镜像。

  节奏加快,勾勒复苏之景

  4月2日中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北京通州万达广场4层餐饮区云海肴店看到,三三两两的顾客在就餐,除了进店前进行实名登记、测量体温等一系列必要的防控措施之外,较往日好似并无明显不同。

  “开始整个商场只有三五个顾客,现在每家店有三五个顾客,人气正在渐渐回升。”云海肴北京通州万达店店长告诉本报记者,在“万达邀吃日”活动中,通过微信群秒杀菜、拍摄半成品的制作小视频传播、抖音直播等进行营销,该店实现销售环比上升131.5%,终于让几乎遗失殆尽的人气又陆续聚了回来。

  北京通州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力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通州万达广场已恢复正常营业,商场内共有203个品牌商家,已开业188个,开业占比93%,剩余商家也将逐步开业,餐饮商户均已恢复堂食,购置春季新品的消费需求也在提升。

  美团点评集团副总裁兼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从餐饮、旅游、住宿、休闲娱乐、到店综合服务等生活服务业来看,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生活服务消费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断崖式下跌期,1月20日至1月24日(除夕),服务供给和消费规模骤降;二是持续低迷期,1月25日至2月18日,商户复工率和消费复苏率同步低位徘徊;三是复苏回暖期,自2月19日以来商户复工率和消费复苏率缓慢提升。

  走进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晶科瑞医学检验所联合创始人兼CEO严勇攀正和他的团队埋首于前沿方向优质项目研发,用实际行动诠释生物医药产业的责任担当。目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复工企业已达到271家,复工率达73%。

  弹性复工、线上开工、远程会议、预约上岗……目前,北京CBD功能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重点企业已开启复工模式。随着一项项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和措施相继推出,CBD中心区内超5万家企业中已有约九成复工,国际金融、高端商务服务、文化传媒等重点行业业务恢复达到九成以上。

  种种迹象表明,北京服务业正重回正轨,虽然距完全恢复尚有时日,但比起两个月前,让人更多看到了希望。

  春风已至,他救自救共克时艰

  疫情防控和生存发展的双重困扰,让服务业有序复工复产面临不少难题,如何渡过难关,全面复苏?

  北京连日来接连推出“硬核”实招,不断落地政策促进服务业平稳发展,一些企业已有获得感。

  北京红桥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徐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北京市区行业部门提供的减免扶持政策,红桥市场目前享受到了部分能耗费用的减免(水电费、特种设备检测费)及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和减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

  北京市商务局启动“防疫保供网上行”促销费活动,在包括“消费券”在内的各项促销举措带动下,参与活动企业销售额增长明显。活动第一周,重点监测的70家企业平均增幅达30%,如主打扶贫类产品的古丽人家销售额增长达116.67%。

  不少金融机构也挺身而出。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该行积极采取抗疫重点企业客户经理制度、畅通“绿色通道”和应急响应机制、为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灵活设置贷款期限和担保方式、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保障企业资金链不断。

  自2月份复工以来,北京国资公司所属再担保及其旗下国华担保已为48家北京文旅、餐饮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授信2.43亿元,实现了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

  在疫情初起的时候,万达率先作出了给所有商户免除36天租金的决定,减免金额超过40亿元。随后,万达又宣布商户3月和4月的租金及物管费可以延期至12月底缴纳,并联合微众银行等十余家金融机构为入驻万达广场的商家提供了百亿元的贷款额度。

  不过,万达广场这样的运营方也同样面临现金流压力,也需要支持。可喜的是,已有补贴政策及时出台。北京市商务局日前发布公告称,在疫情期间,将对采取减免租金举措的商场或购物中心给予适度补贴,最高可达50万元。

  李力群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此次补贴政策有助于缓解部分经营压力。”

  但是,广大中小商户还是希望奖补力度再大些,政策红包再多些。

  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党委副书记、南宫恒业集团副总经理易献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扶持政策精准滴灌,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村办集体企业来说,既非国企也非私企,处于政策的空白区域,难以享受利好。”

  尽管多方他助和艰难自救已然开始,但这些企业到底多久才能从疫情影响中重新“站起来”,还是个未知数。对晶科瑞这种初创期企业来说,急需金融扶持,而计划中的A轮融资大概率会推迟,而利好政策由于传导周期偏长,目前还是“只听楼梯响,未见人下来”……

  “蹄缓步稳”,回暖尚待时日

  销售断崖式下降、运维成本增加、资金回流不足……最艰难的日子还没有过去,不少中小企业仍在经历寒冬。

  “南锣鼓巷暂未开放,游客请止步。”4月1日,记者刚走近南锣鼓巷的高大牌坊,就听到音响中循环播放着这句话。没有了往日的人潮涌动,不足800米的古巷一眼望尽。

  受疫情影响,北京文旅企业面临经营困境。“艰难度日,争取活着。”一家文旅企业负责人李华义(化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疫情暴发以来,每天都只支出不进账。“天天得解决钱的问题,只能硬抗到6月份,我们也想尝试其他转型,但解决眼前的急已经让我们措手不及了,还没想好转向哪里。”

  “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等政策落地速度要加快,太慢的话可能一批企业就等不及了。”严勇攀建议,除了短期的政策要快以外,解决企业税负、房租过高等中长期问题也希望能提上日程。

  尽管疫情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但服务业依旧“危”中有“机”。“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已是当前各界共识,但如何“抢”与“补”,快速作出应变,却是需要再三斟酌的事情。

  来有为建议,要多措并举营造安心消费环境,激发居民的消费欲望,逐步恢复居民消费信心,促进生活服务业消费的复苏。要积极推动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建设,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疫情过后我国服务消费线上化有望加速,线上服务消费大发展的趋势将持续深化。”来有为说。

  徐泽告诉记者,红桥市场将要加大电商投入,在线上抢占更多份额和消费者。“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的数字化、虚拟化渠道和营销系统,将是企业赢得未来竞争的必备。”

  “未来把线上做到全国覆盖,线下做成社区基础设施,这是生鲜电商的机遇所在。”本来生活全国运营总经理卞宁告诉记者,将继续深耕O2O(线下社区生鲜连锁本来鲜)+B2C(线下社区生鲜店本来鲜)的商业模式,夯实完善供应链体系。

  李力群认为,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各地逐步放开限制之后,人们的消费习惯会有一个恢复的过程,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保持乐观,特别是餐饮、娱乐等体验型消费,可能会有一波强势反弹的现象发生。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人士普遍认为,在疫情不反弹的情况下,消费信心要恢复至正常水平,至少还需要2到3个月时间。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