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卡壳”信用,政府数据共享或成“解题之匙”

  作者:时代财经 石恩泽

  中小微企业无论是在企业数量占比、贡献GDP比例、贡献税收比例还是就业方面,都已是中国经济社会中的“顶梁柱”。然而,这些企业在融资上却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这也逐渐成为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促进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帮助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各项举措。一个月后,在全国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帮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

  5月26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创新货币的政策方面,下一步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隔日,金融委办公室发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中亦提及供应链融资。为此,不少经济学家在“直达实体经济”融资工具方面,都谈到了要加快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近期利好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政策频出的推动下,供应链金融会是一条直达实体经济的路吗?

  图片来源:新华网

深入产业的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其最初的模式是银行授信给产业链上信誉优质的企业,再由这些龙头企业放贷给产业链上的其他中小企业。然后逐步发展成一条链式服务,链上有能力的参与主体都可以提供融资服务。

  经过多年发展,现时的供应链金融已经结合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主要针对解决小微企业流动资产融资难题。

  对比银行等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的优点在于“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供应链上的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天然包含了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可以通过整合产业链上的信息,有效解决各环节上资金错配的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融资结构发展极度不平衡,一直是由银行占主体。根据清华大学2018年发布的社会融资成本指数显示,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构成中占比54.84%,而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机构,如保理、小贷和网贷公司,仅占不到2.5%。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微企业的规模小、资信状况达不到银行要求,又缺乏足额的财产抵押和担保支持,很难从银行融资到足够生产经营的资金。

  “小微企业一般不是银行的目标客户,因为不够‘优质’。”一位在深圳经营连锁餐饮业的老板阿三在29日告诉时代财经,以某商业银行的经营贷为例,除了要求公司法人质押固定资产以外,由于餐饮业在疫情期间没有资金流水,放贷的年化利率比目前的房贷利率还高。因此,阿三身边不少手中有固定资产的企业主只能卖店回家。而一些没有固定资产抵押的餐饮店老板,因为寻不到合适的借贷平台,只能通过金融中介寻求高利息的民间借贷。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疫情期间,电子商务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大大缓解了外贸企业通关慢而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秋城于5月28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介绍,外贸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诸如阿里、京东、苏宁等数字化的电商平台,因为此类平台手中握有大量的订单数据,非常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可以为企业设计类似于“花呗”等免信用贷产品,采用先贷后付的模式。

  然而并不是每个产业都有对应的供应链金融电子平台,目前市场还存在大量真空地带。一名做保理投资的业务经理在29日对时代财经透露,他所在的平台一般只接受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并且该企业的应收账款还需有票据证明,餐饮等传统行业则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

中小企业信用机制尚不健全

  近几年随着鼓励供应链金融的政策频出,现有参与者及新加入者深度渗透市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供应链金融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约为2万亿元。而鲸准研究院更预测,2022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19万亿元的规模。

  从2018年的2万亿元,到2022年的近20万亿元,短短4年时间,市场规模预估翻了近十倍,供应链金融可谓是一趟开足马力的“特快列车”。

  但是众多新玩家的涌入,也令供应链金融市场发生了不少“爆雷”事件。有专家分析认为,其本质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借贷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除了会发生金融机构“爆雷”事件外,信息不对称还会引发资金链断流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周期的压力下。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供应链金融企业中,有55%认为目前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遇到最大的挑战依然来自资金瓶颈,包括资金短缺、难以与资金方进行对接,以及资金成本过高导致难以维系利润水平等。

  一位房地产供应链金融ABS(资产证券化)的业务经理小李在29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称,“供应链金融‘卡壳’的核心,在于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由于没有良好的信用支撑,中小企业自身无法拿到融资,需要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背书。而如果遇到龙头企业不愿兜底,担心小企业坏账率高,拖累自身经营效益,资金链自然就断了,如此一来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此,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武汉大学财税与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唐大杰认为,纾困中小微企业,政府应主导供应链金融。具体来讲,由政府承担担保责任,实现信用兜底,银行进行评估和金融服务设计,核心企业提供供应商和客户信息,通过三方合作共同组成项目组。

  易纲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曾提出类似的方案。他指出,应改进政府性担保机制。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用于小微企业应急转贷、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等。

  但是不少专家表示,政府性质的担保机构一直存在,而由于各地情况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担保机构实力相对较强。其次,如欠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非常紧张,可能就没有实力去建“资金池”。为此,还需要搭建市场化的融资平台,把民间资金引导进来。(相关报道详见:11条金融改革措施出炉,下一步怎么走?我们对话了三位经济学家)

开放政府数据,让市场参与其中

  从短期来看,通过政府担保增信,或可缓解燃眉之急。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利用新技术,同时配合信用奖惩机制,搭建开放共享的数据系统,让市场参与进来。

  “要疏导资金需求,且有效防范风险,首先需在产业链上建立起闭环式的、可追溯的实时监控系统。”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学院院长、广东金融学院保理与供应链金融产业学院执行院长唐明琴于5月30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这样的系统可以通过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并配合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如2017年建立的“红黑名单”制度,让每一笔失信交易留下可追溯的痕迹,让造假的企业付出高额的违约成本。

  但更重要的是,要对市场化征信机构等金融服务平台开放共享数据。唐明琴表示,自2014年以来,政府部门已将可掌握的信用主体信息都统一归纳到由发改委建立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在她看来,目前政府方面确实已有能力可以提供一站式数据查询服务,但是这个服务对绝大多数的征信机构都不开放共享,只供政府内部使用。

  据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疫情下企业融资与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300家融资机构中,有85.8%受调研企业非常希望政府开放公共数据,如海关、税务、市场监督、工商注册等,以及其他零散的数据,如司法、舆情等等。

  报告还强调,不能把所有责任全部推给金融机构,政府管理部门也要积极发挥功能。供应链金融涉及利益主体众多,任何主体的缺失、或者行为失当,都将导致信贷风险上升,供应链金融就会成为难以真正全面实现的“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其实风险防范还是在于市场,然而市场却没被很好地激发。”唐明琴表示,政府建立数据库的价值就在于应用,应用价值的大小在于贡献服务的范围大小。而“一刀切”的风险防范,导致政府建得轰轰烈烈的数据库,没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效用。

  当然,政府也有其考量。唐明琴指出,政府怕出现“一放就乱”的情况,担心这些数据开放使用后,会有泄露个人隐私和企业的商业秘密的风险,例如现在信息倒卖的问题就层出不穷。

  在她看来,政府建立信息平台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下一步“十四五规划”的方向则是要建立起一个政府和市场共享信用信息的机制,把信息面向市场共享和应用起来。“例如在允许市场机构或个人获取有关数据时,签订一个信息保密协议,如果使用者利用数据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政府将进行严厉的追责。通过反向制约,保证信息共享之后的安全性。”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