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炒作继续,橡胶、棉花接棒,10年前一幕要重演?

摘要
近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逐步走高,以铜为核心的有色金属集体爆发,国际原油价格也逐步攀升。在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工的带领下,新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汹涌澎湃。

  金融界网2月25日消息 近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逐步走高,以铜为核心的有色金属集体爆发,国际原油价格也逐步攀升。在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工的带领下,新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汹涌澎湃。

  国内期货市场跟随国际脚步,铜、镍、铝等有色金属和原油、短纤、PTA等化工品种表现抢眼,沪铜价格更是每吨涨逾万元。积极做多的情绪在期货市场蔓延,从有色和原油向橡胶、棉花等软商品传导。

  25日国内期货市场收盘,20号胶主力合约封住涨停,涨幅高达8%,报12955元/吨,橡胶主力合约大涨5.61%,报16955元/吨。棉花盘中一度上涨4.69%,收盘上涨2.73%,报16745元/吨。

  橡胶、棉花等软商品的爆发使得市场风向由炒作有色金属向橡胶、棉花等软商品转换,这或暗示这轮行情进入了新阶段。同时橡胶、棉花的爆发也在拓宽和加深这轮大宗商品行情的宽度和深度。

   对于橡胶行情除了全球经济复苏和再通胀预期仍将是市场的主逻辑之外,橡胶行情基本面值得关注。

  从业内人士的角度看,天然橡胶涨价也在情理之中。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海南橡胶副总裁董敬军表示“2012年以来天然橡胶的价格持续低迷”“从历史上看,我国天然橡胶从上世纪60年代就达到了每吨6070元,五六十年涨幅都不大。其实,割胶工作劳动环境非常恶劣,时间日夜颠倒,一线胶工人夜里两点就要起床去割胶。受胶价低迷的影响,工资报酬却并不高。”

  据了解,橡胶因为自身的种植和生产规律,大约存在8年左右的周期。2008年-2011年,橡胶期货出现历史级别行情,价格一度冲至43500元/吨。但随着泰国等主产国大量种植橡胶树,橡胶产能迅速扩张,从而出现总体供应过剩。

  自2011年起,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甚至一度出现“一杯胶水不如一瓶矿泉水值钱”的窘境。去年初,疫情影响下全球橡胶产业链难以形成复工闭环,天然橡胶价格一度跌破每吨万元,三季度胶价在短暂上升后又回落到较低水平。

  目前,按照全球天然橡胶生产季节性情况来看,2月份处于大幅减产期,绝对产量明显下滑,中国,越南和泰国北部处于停割期,泰国南部(产量占泰国65%)预计2月末陆续进入停割期,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处于快速下行趋势中,临近三四月份年内最低产阶段。

  对于这轮大宗商品行情,机构对后市普遍看好,商品已开启“超级周期”。

  光大期货在分析报告中称,目前开启“超级周期”,由于对需求增长持续乐观,需求增速将超过供应的预测,吸引了投资者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其他投资者则寻求购买真实资产,以抵御通货膨胀。我们认为无论是当前价格上涨是在正确反馈,市场仍处于持续火热的状态中,价格短期内可能难有转向的可能。

  对于后市,中泰宏观认为虽然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已处于较高水平,但需求向好叠加货币充裕,使得商品属性较强的品种价格仍具备上涨空间,这轮涨价的真正结束可能需要等待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

  中泰宏观预计,政策的变化或许比上次要来得晚一些。一方面,上次美国处于加息周期,而这次美联储短期政策取向不变;另一方面,与2016年带动涨价品种不同,这轮涨价的品种更多地和海外需求恢复有关,国内货币政策调整对其上涨抑制作用有限。

关键词阅读:大宗商品

责任编辑:张振江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