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01日 08:09 来源: 中国网 【字体:大 中 小】
从2001年11月11日的多哈签字仪式开始到现在的达沃斯论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将近10年。对此,中国商务部陈德铭部长的概括最为准确,十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道路,完成了从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参与者,逐渐成为推动者的角色转变,成为成熟的世贸组织成员。通过一系列市场准入安排,世界贸易组织给予了中国更加广阔的对外贸易成长空间。回首这10年时间,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十年来,中国出口规模增长了4.9倍,进口规模增长了4.7倍。中国2009年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达到9.6%,成为了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超过了德国。与此同时,中国的进口贸易业位居世界第二位。
客观地讲,自从入世之后,中国已经较为充分利用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不过,机遇也并不是没有边界的。成为贸易大国之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若在进一步拓展空间,都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撞车”。WTO秘书处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35%的反倾销、71%的反补贴涉及中国。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开始回归制造业,全球产业链或许将迎来新一轮调整,各国陆续出台产业发展计划,因此这类似的限制性法令对于前景产业的保护在未来一年或许会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很多产业上具有替代性,这种替代性既体现在对国内消费市场也体现在国际竞争市场上。随着我们企业寻求产业升级,对方实施贸易救济手段的目的也更多地指向有共同竞争的领域。发展中国家更关注在传统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行业中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带来的威胁。因此在这些领域未来可能有更多的类似案件出现。眼下正在大力推进的进口策略,暂时看主要寻求贸易额的平衡,对于产业发展的平衡还尚待时日。
特别推荐
社区牛人
关于贸易大国达沃斯论坛进口策略多哈回合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新闻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