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物联网话语权增强 产业链多方受益

  作为物联网生态的赋能者,运营商紧抓物联网发展新机遇,积极推进物联网建设。日前,中国电信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将对2018年物联网控制节点扩容优化工程进行资格预审,此次针对的是新建广东节点物联网专用4GEPC设备。由于物联网业务对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网络的升级、扩容、优化势在必行。从近期电信的一系列采购项目来看,中国电信把物联网建设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视的地步。此前就曾对物联网基站天线进行了大规模的采购,随着全球物联网市场发展驶入快车道,相信2018年中国电信在物联网建设及应用会有精彩表现。

  发力构建新增点,运营商布局物联网

  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在物联网上的规划和发展都走在前面,无论是网络、资金还是资费设计等都很清晰,并且已经形成一个物联网生态圈。在网络方面,2017年开始,中国电信便开始重耕800MLTE网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造物联专网。当然,也有了自己的专属物联网号:1410(0-9)号段。在资金方面,中国电信投入3亿元物联网专项资金推进NB-IoT终端产业链成熟,其中2亿元补贴模块产品,1亿元根据项目需要补贴2/3/4G模块产品,以促进行业门槛和成本的降低,丰富终端产业链。在产业联盟上,由中国电信等13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的天翼物联产业联盟已经拥有初创成员150家,涵盖模组、终端、连接、集成与应用等。

  中国电信2017财报显示,依托800MHz FDD4G网络,中国电信已经率先建成全球首张覆盖最广、规模最大的物联网网络。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年底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电信在物联网用户规模就已经达到了3000万,并已开展多个窄带物联网应用,涉及城市数十个。

  快马加鞭,物联网规模商用正式起航

  事实上,在物联网建设方面,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已齐聚NB-IoT领域。目前三家运营商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基础设施的进程,陆续推出自己的NB-IoT套餐,物联网商用加速推进。

  中国电信于2017年6月发布NB-IoT套餐。其收费标准以连接数量和数据流量为基础,每个连接每年收费20元,如果设备属于高频使用(平均每天连接约55次),需要每年加收20元费用。

  中国移动于2017年底在346个城市实现NB-IoT连接覆盖和商用,并计划2018年新增物联网连接数1.2亿,物联网总连接数超过3.2亿。移动推出的NB-IoT套餐可分为两档:A档每卡每年20元,B档每卡每年40元,更具体的资费细节暂未公布。

  联通2017年在北上广深等10余座城市开通NB-IoT试点,并在全国三百余城市具备快速接入物联网的能力。联通推出的物联网套餐分为虚拟专用数据网VPDN(即定向流量)和互联网(即通用流量)两种传输方式,按连接数包月收费,超出部分按包外流量计费。

  商用套餐发布进一步为物联网应用的放量增长夯实基础。积极建设NB-IoT网络同时,三大运营商还推动NB-IoT技术在智能抄表、智慧水务、市政物联、环境监测等场景中的实地使用。

  产业多方受益,运营商亟待商业模式转型

  毫无疑问,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呈出的巨大需求潜力和广阔市场空间。IDC的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设备会超过2120亿,其中300亿能够与网络自动连接,物联网的传输数据量则将超过3千万兆。这个市场都已经足以让产业链上下游的各方都无比兴奋。

  然而对运营商而言,虽然万物互联一片蓝海,但发展之路道阻且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罗松认为,目前,运营商在物联网方面的能力主要集中在连接层面,而连接带来的收入非常低。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2016-2017年连接带来的收入只占物联网整体收入的1%~2%,以全国物联网产值规模1万亿元计算,属于连接的收入只有100亿元~200亿元,即便3家运营商能够平分,每家一年只有30亿元~60亿元的收入。

  运营商视物联网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若仅指望“连接”则会杯水车薪,惟有依靠整体商业模式转型,专注物联网平台建设,推动物联网生态成熟,才能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责任编辑:admin)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