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宏观解读12月政治局会议:稳增长重回首位

摘要
本次会议释放出五点信号,会议对“稳增长”定调的升温,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内外活力激发,执行问题治理等都要基于防疫政策优化的背景中理解。对于没有提及的地产与双碳关键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概率会进一步明确。在稳增长重回首位的阶段,我们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产业政策落地。

  导读

  本次会议释放出五点信号,会议对“稳增长”定调的升温,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内外活力激发,执行问题治理等都要基于防疫政策优化的背景中理解。对于没有提及的地产与双碳关键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概率会进一步明确。在稳增长重回首位的阶段,我们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产业政策落地。

  摘要

  1. 理解本次会议要放到防疫政策优化的背景中,会议对“稳增长”定调升温、政策配合、内外活力激发、执行问题等都是基于防疫优化后的判断。会议释放出五点信号:(1)稳增长地位提升。“经济增长重回疫情前水平”是2023年政策追求目标之一;(2)宏观政策环境更加友好。财政政策要“提效加力”,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围绕科技自立自强;(3)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对外资的吸引与利用;(4)力争激发社会活力,这点要放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去理解;(5)强调纠治执行问题,未来防疫优化过程中依然会出现“纠治”情况。

  2.财政货币环境友好,会议没有提出增量的政策工具,亮点提法是“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

  1)二季度疫情冲击之后,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增量政策工具已经推出很多,部分政策效果有限或仍处于观察期,现阶段财政货币政策难有新的增量工具推出;

  2) “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货币配合财政”将会是23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例如央行PSL为政策性银行提供中长期流动性,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3.产业政策更值得期待,表态延续二十大精神,预示着23年有两个重要的产业投资方向:

  1)核心是科技攻关自立自强,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的半导体产业链;

  2)逆全球化,“能用但还不好用”的相关软硬件国产化率提升行业。

  4. 扩内需方面,会议在继续强调“投资的关键作用”的同时,增加了“消费的基础作用”的表述,这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1)预计23年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在政策支持下将维持韧性;

  2)促消费政策有望在疫情逐渐趋稳后推出,看好高收入群体和疫情重灾区主导的可选消费和场景消费,例如地产后周期、食品饮料、服务等。

  5. 本次会议没有提及互联网平台、房地产、“双碳”以及“动态清零”。大体来看,互联网平台问题不是当前核心矛盾,我们前期提及资本无序扩张问题处于收尾阶段。我们预计地产和双碳定调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更明确的表述,目前地产“稳中有升”态度不会变化,但“房住不炒”早已在二十大报告中列明,在经济正常化阶段,双碳领域工作推进不会降温,结合外部国家经贸合作和内部能源体系转型继续发力。目前来看,对市场预期更大的增量在于产业政策的落地,特别是科技自立自强。

  目录

  【国君宏观】稳增长重回首位——2022年12月政治局会议点评

  正文

  1. 会议精神整体解读

  本次政治局会议延续二十大精神,很多新表述要放在防疫政策优化的背景里来理解,整体释放出五点信号:

  (1)稳增长的地位提升。“经济增长重回疫情前水平”是2023年政策追求目标之一,核心在于防疫优化之后,对经济的期待和要求也将不同。会议中的一些新提法:

  •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意味着后续提升市场预期的政策信号仍将延续。“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到稳增长再次提到靠前位置,体现了对于经济增长的强调。

  •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表明了2023年的政策抓手,以投资和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将是后续发力点。具体来看,房地产投资大概率延续稳中有升的政策基调,基建投资稳住2022年以来的增量效果,制造业投资配合产业政策是重要增量领域。促消费政策也将配合防疫政策的优化同步推进,短期的潜力目标群体依然集中在中高收入人群。

  (2)宏观政策环境更加友好。财政政策要“提效加力”,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围绕科技自立自强:

  •   2023年在疫情升温阶段,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信号明确,同时货币政策环境也将配合高质量发展和稳增长,强调精准和有力,信用引导方向配合高质量发展,有力政策从量和价的工具配合稳增长和防风险。

  •   产业政策初步释放信号,更多信息需要等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大方向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后续产业政策主要在于科技突围,其次是保证供应链生产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3)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对外资的吸引与利用。对开放的表述更加强调吸引和利用外资。配合防疫政策的优化来理解,吸引外资利用外资会更加顺畅,未来会进一步加大对外资引入的相关配合工作。

  (4)激发社会活力。会议强调了“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核心在于对全社会层面的活力进行强调,这一点要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背景中来看,符合政策方向的产业和二十大精神的领域,大力激发活力、敢想敢干。

  (5)会议通稿提及反腐败斗争还远未到大功告成,强调整治执行问题。强调“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对于过往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的非常重视,配合当前疫情政策的调整来看,防疫在放松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可能依然会出现纠治行为。

  本次会议没有提及互联网平台、房地产、双碳以及“动态清零”表述。大体来看,互联网平台问题在当前不是核心矛盾,我们前期提及资本无序扩张问题处在收尾阶段。我们预计地产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更明确的表述,目前“稳中有升”的定调不会变化,但“房住不炒”早已在二十大报告中列明,大方向明确后防疫表述整体淡化。

  总结来看,会议对“稳增长”定调的升温,政策配合、内外活力激发,执行问题治理等都是在防疫政策优化的背景中进行定调。目前来看,对市场更大的增量在于产业政策的落地,特别是科技自立自强。

  2.疫情防控:淡化表述,持续优化

  与4月和7月政治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对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的着墨明显减少。与疫情相关的表述只有两句,一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与4月和7月政治局会议相比删除了总方针的表述。

  我们认为疫情防控持续优化的大方向确定。防疫优化“20条”出台后,各地不断缩小疫情管控范围,但奥密克戎的高传播力也导致全国确诊病例出现大规模上升;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和20条中的部分举措可能已经难以适应疫情后续的新形势变化,新版十条同步落地,整体优化特征明显,防疫优化“开弓没有回头箭”,但是“因地制宜”的政策执行格局短期依然不会改变,若第十版疫情防控方案推出,则有望统一规范各地“各自为战”的状态,进一步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3.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强调协调

  会议对财政货币政策着墨不多,总的要求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提增量的政策工具,亮点提法是“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对此我们认为:

  第一,二季度疫情冲击之后,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增量政策工具已经推出很多,部分政策效果有限或仍处于观察期。财政政策方面,下半年先后推出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专项债限额盘活、设备更新改造低息贷款等,资金在陆续到位,等待形成实物工作量;货币政策方面,年内降准降息的政策效果有限,类“流动性陷阱”根本改变。因此,此时的财政货币政策难有新的增量工具推出。

  第二,会议强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我们认为“货币配合财政”将会是23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在传统货币政策陷入类“流动性陷阱”的背景下,财政政策相对更加有效,但在政府债务风险加大的环境下,货币需要配合财政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9月以来央行重启PSL,为政策性银行提供中长期流动性,支持其投资重大建设项目;3个月来新增净融资已经达到6300亿元。我们预计类似的“货币配合财政”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模式在23年将得到延续。

  4. 产业政策更加值得期待

  会议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是对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经济安全的延续。从产业政策来分析,23年有两个重要的投资方向。

  一是“还不能造”的“卡脖子”行业,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下将加大研发力度。会议强调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二十大报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国家安全、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认为23年对目前“还不能造”的“卡脖子”行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主要方式是中央加杠杆,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半导体等行业最为受益。

  二是逆全球化时代,“能用但还不好用”的行业,在需求型产业政策的催化下有望迎来确定性需求。全球化时代,制造业投资表现较好的领域是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行业,通过外需的增长刺激国内资本开支;但当前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逆全球化时代,建立自主可控的国产化产业链供应链符合国家安全的需要。10月推行的设备更新改造低息贷款明确了重点支持的10个领域,都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相关,其中国有资本占比较高的教育、医疗等行业受到政府采购设备国产化率的规范限制,同时政策也鼓励民营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预计都将产生确定性的国内需求。

  5. 扩内需:消费是基础,投资是关键

  会议在继续强调“投资的关键作用”的同时,增加了“消费的基础作用”的表述。在扩大内需方面,会议延续了二十大报告表述“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并提出“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与之相比,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7月政治局会议则未提消费的作用。

  投资和消费并重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预计23年投资将维持韧性,促消费政策值得期待:

  投资方面,22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望实现10%以上和9%以上的高增长,预计23年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增速略有回落但维持韧性,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低息贷款等政策工具还将对投资持续形成支撑;

  消费方面,预计23年二季度以后疫情的冲击会逐渐减弱,下半年随着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化,消费者信心得到提振,预防性储蓄加速释放,地产销售回暖,消费空间将会打开;同时促消费政策也有望在疫情逐渐趋稳后推出,看好高收入群体和疫情重灾区主导的可选消费和场景消费,例如地产后周期、食品饮料、服务等。

政治局会议

关键词阅读:稳增长 政治局会议

责任编辑:赵路 RF1315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